• 33阅读
  • 0回复

勤劳致富的领路人——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单村党总支部书记单台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1-28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在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

  勤劳致富的领路人
——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单村党总支部书记单台阶
齐兴茂许兆伟
全国生态农业示范村、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西单村,10多年来在村党总支部书记单台阶的带领下,坚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靠科技兴农,发展生态农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之路,成为鲁中地区一颗耀眼明珠。
1978年,年仅27岁的单台阶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这位年轻党员的心。为寻找一条带领村民勤劳致富道路,单台阶认真翻阅各种书刊,探求各类致富信息。不久,他选择了一条发展庭院经济致富之路。在党员干部带领下,西单村家家院内栽种了葡萄,建起了鸡舍和猪圈,开辟了藕池。葡萄架给鸡舍遮荫,鸡粪落下喂猪,猪粪冲进粪池壮藕,形成了一个立体种植的种养生物链。靠庭院经济,80年代中期,西单村实现户均年收入2000元,最高600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从庭院开发得到启示,本着合理高效的原则,单台阶带领村民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在村外栽种了葡萄和莲藕,并引进苍山大蒜,使农业总收入逐年增加。
种离不开养,单台阶在实践中得到启示:没有畜牧业的农业是不完善的农业,没有畜牧业,种植业就失去了基础和依托。从1989年开始,村里投资建了规模2500头的养猪场、6000只的养羊场、8000只的养鸡场和300头的养牛场。他们从德国引进了玉米秸秆青贮机和小麦联合收割机,修建了8000立方米的青贮池。
单台阶从收音机里听到办沼气致富的信息后,开始了办沼气的探索。在能源部门的指导下,西单村建起了可供全村照明、做饭、取暖沼气的生产供应线。
奋斗的道路永无止境。1992年8月,单台阶获得到海南岛种菜可致富的信息后,带领西单人到3750公里外的海南五指山下种菜,又想尽办法把海南的瓜菜运回来,成为80年代北方地区到南方进行瓜菜运销的第一大户,不仅为西单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造就锻炼了一支坚强有力的运输队伍。西单运输队拥有各种车辆150多部,年可创收200多万元。他们自己动手建起了储量250吨的地下恒温库,年可创利50多万元。与此同时,村里陆续建起面粉、粮油、饲料、肉类、乳制品加工厂,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年增值100多万元。他们还建起了厨房设备、兽药、模具、涂料等工厂,形成了种养加、储存、运销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运行机制,为西单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到1991年,西单村实现了“四个一”的目标,即每人每年生产一吨藕、一吨肉、一吨奶、一吨蒜薹;同时实现农业现代化、水利喷灌化、能源沼气化、环境生态化,农民真正过上了小康生活。作为省级文明村的书记,单台阶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1年李鹏总理视察西单后亲笔为西单村题词: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