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艰苦创业,发挥优势,八峰人在林海环抱的武陵山区腹地发家致富。人称八峰村——武陵山巅乡村都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1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地方经济

艰苦创业,发挥优势,八峰人在林海环抱的武陵山区腹地发家致富。人称八峰村——
  武陵山巅乡村都市
何吉安
八峰村,由八座山峰托起,一个453人的土家族、苗族、汉族山寨,地处湖北省武陵山区腹地。
这里曾是武陵山区典型的“山荒、水荒、粮荒、钱荒”的荒芜村。现在这里林木葱茏、机声隆隆,农舍洋房鳞次栉比,是一个由林海环抱起的山巅“乡村都市”。村里年经济收入2.14亿元,人均创产值30.78万元,成为湖北省山区第一个亿元村。
过去,拥有山地面积14026亩的八峰村,连续28年靠救济过日子,固定资产除一张缺腿的桌子和一把断了档的算盘外,一无所有,人均收入68元!“有女不嫁八峰人”成了邻近乡村养女的“警句”。
山有财富勤为径。17个春秋,弹指一挥间,八峰人在党的十五大代表、村支书姚绍斌的带领下,向贫困宣战,用双手在黄土地上开出了一条山里人致富的金光大道。他们修通了连接县城的大公路,新造12856亩绿色林海,全村人均经济林5亩,立木存量价值人均10万元以上。广袤的林海里,立体农业开发在这里形成,林下种药材,粮食作物间作经济林,经济林间栽药材,实行“一地三用”。用粮食作原材料,办起酿酒厂、饲料厂;利用充足的森林资源,办起林产品加工企业;以石头为原材料,开办建材工业;以开发氨基酸系列产品为主,形成药化、化工集团工业。目前,453人的八峰村拥有固定资产2911万元。
八峰人并不满足,他们立足大山,眼盯国际大市场。1990年3月,一座年产200多吨的甘氨酸新型化工制药厂在八峰山寨拔地而起,投入批量生产,成为全国最大的氨基酸原料生产基地,享有产品直接进出口权。目前与海外218个客户形成贸易关系,产品畅销日本、美国、英国、韩国和德国等10多个国家。1996年仅生产氨基酸原料药产品和其他化工系列产品1365吨,全村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
富裕在八峰,文明看今朝。村里投资100多万元,修起了“八峰民族学校”,实行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和中学“一条龙”教育。村里建起宾馆、医院、办公大楼,组组通公路,90%的农户家里装上直拨电话,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有小洋房。
八峰村村民免交提留、教育附加费、水费、电费、理发费、电影费、粮油加工费和国际交流费“八费”。全村实行村民养老金、干部退休金、学生助学金、教师津贴等“八补助政策”。
八峰成为武陵山区的“新村”。1988年,八峰村成为国务院表彰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先后五次被湖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文明村,成为湖北省村级党组织“十面红旗”之一,去年又被中组部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我们坐落在八峰山巅,我们承袭着祖辈的诺言……我们的汗水荡漾着林海,我们的心血浇灌着茶山,我们的智慧开辟了厂矿,我们的气魄迎来了财富。我们打开了山门走向世界,一步一层艳阳天。”这就是八峰人的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