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阅读
  • 0回复

兰到精时香有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1
第12版(副刊)
专栏:书海扬帆

  兰到精时香有声
玛拉沁夫
春、夏、秋、冬,这是我们最熟悉的四个字。由这四个字所代表的四个季节的无尽循环往复,成就了我们这个星球的演化进程,也标志着人类的发展过程,记录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里程。
每个人,不管是帝王将相、显官要人,还是黎民百姓、庶人学子,都是生活在由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组成的这个人生大舞台上。毫不夸张地说,春夏秋冬编织了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风景。正是因为如此,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士,都借助于它描绘历史的荣枯兴衰,抒发人间的喜怒哀乐。于是,春夏秋冬便成了人们永远写不完的诗文,唱不完的歌。文艺的审美功能、认识功能以及人们掌握这一功能的才智与潜能,在描绘春夏秋冬四季歌上,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和体现。文艺创作中的所谓感时抒怀、见景生情、借物明志等等,都由此而生,而发,而成。在种种艺术劳作中,孕育出极其厚重的思想内涵。原来,四季诗不是无缘无故写的,四季歌不是无缘无故唱的。比如说,同样一缕春风,同样一阵夏雨,同样一片秋叶,同样一场冬雪,不同心绪的人,不同境遇的人,乃至不同爱好和不同年龄的人,会有迥然不同的体味与感受,写出内涵迥异的诗文歌赋。古人云:“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历来人们把对历史更迭、人生变故、时运起伏等等的感悟,都借助春夏秋冬这一色彩斑斓、容量极大的载体,渲泄得淋漓尽致,所以我们阅读古今中外描写春夏秋冬的名篇佳作,实际上是在浏览历史长河的壮阔画卷、生活海洋的起伏跌宕和人生旅途的河东河西……在这里,最使我感兴趣的一种现象是古今中外所有的名流大家,他们只要一写起春夏秋冬来,个个都来神儿,都能最畅荡地喷发他们的文采情浪,陶陶然、飘飘然、昂昂然,一发而不可收拾。于是乎,我们才有幸从这些古今中外名篇佳作中,吮饮到最纯最净的艺术琼浆,获取到品位精美的艺术滋养,并得到对人生、生活和历史的哲学层面的启迪。
依我的理解,这或许就是席永杰、刘永良两位学者主编如此工程浩繁的《中外名家四季文学作品鉴赏文库》的初衷吧!
近些年来,文学作品鉴赏类的丛书、文库、大系、辞典,已经出版了很多,我没有时间详尽阅读,但大凡到手的这类书,都放在案头经常翻一翻。诚然,其中精疏不一(特别是校对不认真,错别字多得惊人),书评界亦多有仁智之见,但我认为大多对读者是有益的,有的已经产生了很大影响,对其作用不能低估。
这部由一批青年学者编选的《中外名家四季文学作品鉴赏文库》,角度新颖,涉猎广泛,规模恢宏,选编精当,可读性较强,且有深入浅出的注析,流畅自然的今译,我相信这套从来未曾有过的四季文学鉴赏文库,会以它独特的美给读者以惊喜。“书从读后纸无字,兰到精时香有声”,编一部好书谈何容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