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眸历史——评徽剧新编历史剧《刘铭传》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3
第12版(舞台与屏幕)
专栏:

  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眸历史
——评徽剧新编历史剧《刘铭传》
郜磊
在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上,古老的徽剧重放异彩。由安徽省徽剧团演出的新编历史剧《刘铭传》,站在时代的高度回眸历史,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抗法保台、推行新政的勋业,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捍卫领土完整、鼎力救亡图存的“民族的脊梁”的形象。该剧还通过刘铭传受谗去职而眼睁睁看着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宝岛台湾的悲剧结局,抒发了他有心报国、无力回天的大悲怆、大激奋之情,令人震撼,发人深省。
《刘铭传》好比是黄钟大吕的壮歌,在激昂的旋律中立起了主人翁的形象。首先,人物被置于真实而典型的历史环境中。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清廷腐败无能而陷于困境。法军觊觎台湾,坚船利炮压境,闲居在家的刘铭传主动请缨去台湾挽救危局。他面临的不仅是大敌当前,内部亦如一团乱麻,朝廷掣肘,内奸作祟。在这险恶的局势中,刘铭传领导的抗法保台战争获胜方尽显英雄本色,光彩照人。而且,刘铭传在战场获胜之后,致力于推行新政,办煤矿、修铁路、通邮电,使台湾成为当时全国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这些情节使他超越一介武夫骁勇之上,升华为抱负远大的志士仁人的形象。当然剧中没有过于拔高人物,甚至没有回避他出身淮军的史实,以“恨不得掬一瓢海水洗红顶”的唱段作了交待,使人物形象在真实的基础上突出其光明的一面,在完整的基础上突出其具有观照现实意义的一面。在编剧的构思和导演的手法中,人物也都被放在了中心地位,即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心灵,通过人物来审视他的时代。剧中,法军远东舰队司令耀武扬威,拔剑挑战,刘铭传与之“三击剑”应战的情节,表现了刘铭传刚强豪放的外在特征。他敢于自摘顶戴、抗旨不遵,实施“撤基(隆)保沪(尾)”,最终赢得战争胜利的情节,则表现了刘铭传大智大勇、不惜舍己救国的英雄本色。而他在事业有成反遭谗害、被迫离开台湾后,获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的恶讯,悲愤不已、问天问地的大段唱词,更深刻剖白了人物心理,展示了刘铭传忧国忧民的情怀,使人物形象增加了深度和厚度。
另外,徽剧的唱腔以粗犷激越见长,用于刘铭传的抒情言志,恰如量体裁衣。还有舞美的设计,音乐的配制,都烘云托月般地环绕人物。而主演董成深刻把握了角色的内心世界,以程式服务于剧情、服务于性格,演唱以情带声,慷慨激昂,完成了刘铭传这一顶天立地的舞台形象的塑造。
《刘铭传》的情节是真实的,又是生动的;人物形象是高大的,又是丰满的;唱腔是高亢激越的,又是深情感人的。今年恰值香港回归祖国,有《刘铭传》这样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好戏出现,无疑是很有意义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