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农业产业化: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5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农业产业化:
新时期农垦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曾毓庄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本质是拓展农业产业链,向两头延伸,实行农工商或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垦系统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基本形成了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格局。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农垦已有大大小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链近千条,70%左右的农垦职工在产业化链条中就业,产业化经营利润占目前农垦总利润的80%以上,相当多的垦区农业产业化链条还延伸到周边农村地区,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迅速发展,不仅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促进了整个农垦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主要表现:
一是改变了农垦经济增长的格局。首先是农业继续稳定增长,其次是围绕农业所建立的农产品加工业成为充满活力并有着巨大潜力的新的增长极,同时,围绕农产品、农产品加工品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流通而形成的贸易业得到发展。
二是优化了农垦产业结构。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农垦经济的多极增长使农垦产业结构逐步得到优化,由过去单一的农业结构转变为农工商并举、一、二、三产业共存的结构。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64%下降到1996年的32%,工业比重则相应提高到68%;一、二、三产业结构由1980年的54.9∶31.5∶13.6调整到43.3∶33.6∶23.1。
三是推动了农垦改革的进程。农垦的改革最早主要是兴办职工家庭农场,建立“大农场套小农场”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业的双层经营体制实际上体现了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求。随着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家庭农场逐步成为生活费、生产费“两费自理”,土地承包、核算、盈亏、风险“四到户”的生产经营主体,大农场则面向市场并适应家庭农场的需要,加大经营和服务力度,逐步成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
四是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水平。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农业追求生产条件的改善和先进技术应用的增强,同时,产业化使农业获得了合理的利润,从而有能力改善生产条件,推广先进技术。
如果说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农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从现在到下个世纪前十年,农业产业化经营仍将是推动整个农垦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进一步抓好农业产业化工作,并把推进农业产业化作为整个农垦经济工作的一条基本主线。
首先,要通过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卖难买难”,减少农业的波动;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产品的增值,提高农业效益,增强农业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广泛应用,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使农垦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促进农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农垦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要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机地结合起来。农垦工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农业相关的行业,要发挥农垦工业的优势就必须实现农垦工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机结合。农垦工业应该抓住目前国家和有关部门重点扶持农业产业化中龙头企业的机遇,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壮大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开拓市场,扩大规模,提高档次,增加辐射面,增强牵动力,使之尽快成为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第三产业也应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垦的深化改革。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以家庭承包为主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另一方面,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打破地区、部门界限,促进资产的联合、重组,提高资产的运行效率。今后,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关键是走集团化的道路。通过以资产为主的联结纽带,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联接基地和其他相关企业的母子公司体制,真正形成产业化链条中各个环节之间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利益共同体。(作者为农业部农垦局局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