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世纪之交公路建设的战略使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5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世纪之交公路建设的战略使命
杜五安
公路运输是人们最普遍使用的运输形式,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加速公路建设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公路建设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和国民经济的关键问题上,充分发挥先行和推动作用。
      突出干线公路建设,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干线公路是公路运输的主动脉,突出干线公路建设,完善和提高公路运输网络,能有效增强公路运输整体能力和改善运输结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牵动全局,意义重大。以山西省为例,1992年以来,从经济结构调整和兴晋富民的需要出发,集中力量建设了一批干线公路。至1996年底,新建高速公路170多公里,一、二级汽车专用公路450公里,新增二级公路2500公里,进一步完善了公路网络。干线公路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布局的优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煤炭、电力、化工、冶金等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太原、阳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功能大大加强,全省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财政收入三年翻了一番。今后要围绕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超前规划建设一些干线公路,改造提高干线公路的等级,增加通过能力,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以干线公路为骨架的公路运输网络。干线公路等级高,投资大,在项目安排、资金投入及有关政策等方面要予以保证,使之优先发展。
      大力发展县乡公路,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1992年以来,我国县乡公路建设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从总体上讲,目前县乡公路等级不高,路网密度低,有些偏僻山老区村庄至今仍然不通公路,农产品不能更多地进入市场,制约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先进高效的生产资料不能大量用于生产,农业生产率不能大幅度提高;教育落后、信息闭塞的状况得不到改善,影响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运用。此外,交通状况还限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造成劳动力资源的大量闲置。从另一方面看,农村交通落后制约了工业品市场开拓,压抑了工业消费品需求的增长。凡此种种,与十五大提出的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要求,是极不适应的。
山西省近年来,瞄准农业产业化,积极发展县乡公路,4年间,全省新建县乡村油路12400公里,有136个镇、572个乡和5878个村新通了油路,5318个村新通了公路,从而实现了镇通油路、乡通公路、村通机动车的目标,有20多个县实现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运城地区是国家确定的粮棉基地,全区14个县中有9个县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依托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种植业、林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苹果产量达到10亿公斤,远销国内各地和东南亚地区。
      加快建设大通道,推进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带的形成
发展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能够迅速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快速增加的大通道,是国民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一个新的经济增长带。山西省太旧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行,使位居太旧路中段的阳泉市从一个较为偏僻封闭的城市走向开放,距太原、石家庄两个省会城市分别仅1小时的距离,到北京也仅用4个小时,借助大城市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新的产业协作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以阳泉为中心的太旧经济开发带正在成为富有活力和后劲的经济走廊。一些经济专家把建设大通道隆起经济增长带的现象,称作公路经济,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刻理解。
建设大通道还能有力地推动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山西太旧高速公路1996年建成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今年1至7月份,全省旅游业接待海外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66%,创汇增长62%;国内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51%,旅游收入增长53%,其增长幅度在国内跃居前列。
      构筑立体交通格局,加快对外开放,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公路建设的大发展,以及公路运输与铁路、水路、航空联网接口,将加速我国立体交通格局的形成,为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创造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开发中西部地区不仅可以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而且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任务。为此,要优先安排中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牵住这个“牛鼻子”,使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把中西部地区培养成为富有生机与活力的经济增长点。
(作者为山西省副省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