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电子时代话读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3
第10版(科技)
专栏:科技杂谈

  电子时代话读书
学文
电子出版物在最自然地反映认识对象的同时,却可能放弃了知识传播者某些应尽的责任——
秦汉前的读书人,想必非常辛苦。尽管尚未有科举,可单是那用牛皮绳穿成的竹简,整天搬来搬去的就让人受不了。
纸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也让读书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了出来,所以才会有欧阳修“床上、马上、厕上”那份信手拈来的自在和潇洒。
当然,要说读着自在的,还得数中国的线装书。至于“硬领而皮靴”的洋装书,鲁迅先生的评价是,读它的人“要年富力强,正襟危坐,有严肃的态度。假使你躺着看,那就好像两只手捧着一块大砖头,不多工夫,就两臂酸麻,只好叹一口气,将它放下”。
病中的丰子恺连看线装书也嫌累,希望将内容“用大字誊写在一条极长极长的纸条上装在床顶,两头设两个摇车,一头放,一头卷,像影戏片子一样”。
丰子恺先生今天倘还健在,要实现这个愿望似已不是难事。在这个“读电子”之风日盛的年代,只须找一张想看的光盘来,通过计算机投影仪往天花板上一打,效果肯定远胜于那种“拉洋片”式的摇车。
不仅如此,电子出版物还有一个妙处,那就是你根本不用那么一页一页地去查找。看到感兴趣的词条,只要属检索项,把鼠标往上那么一点,与其相关的内容便会铺天盖地地显示出来。要是对其中新出现的某一词条感兴趣,尽管如法炮制下去,直到将书中所有的关键词看完为止。这便是“读书”与“读电子”的最大区别。
这种“读电子”的方式,应该说与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最为接近。小孩子的知识体系,不就是在不断地从星星问到月亮、从月亮问到太阳的过程中构筑起来的吗?所以现在据说出现了这样的作家:他们不再考虑作品的风格和逻辑关系,只是将构成一本书的要素词汇拼在一起,让人在不断的鼠标点击过程中一级一级地去探索书的全貌。
不可否认,这样的书确实是最自然地反映了认识对象的原貌。但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它却没有演绎,只有归纳。甚至连归纳也仅仅是提供了素材,大部分的工作得由读者自己去做。
仔细想来,人类的知识结构其实并非对自然界知识形态的复制,而是按照自身认识规律的特点,以最适于接受的方式搭建起来的。正因如此,个体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人类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知识和经验,学校教育才作为一种最普遍的知识传播手段得以保存下来。
最自然的并不一定是最经济的,最经济的也并不一定是最自然的。认识到这一点,我们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两者间取舍,而不是一味地觉得“读电子”相对于“读书”是一种绝对的进步,进而将人类漫长历史过程中整理、归纳出的经验和规律放在一边,将传播这些经验和规律的责任放在一边。
最后附带说一句,我个人对“读电子”这种说法是颇觉拗口的。虽然知道本意是指什么,却总有一种把“听收音机”说成“听无线电”那样的古怪感觉。所以恐怕还是叫“读电子出版物”更顺畅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