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小楼故事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5
第11版(书评)
专栏:

  小楼故事多
谌强
沪上的一座小楼,极平常,也无名,但竟让一群南来北往的人历久不忘,且写成文字,结集出版,足见其迷人的魅力。
我手边的这本《小楼纪事》,是几十位作家回忆文字的合集,他们都曾在这座记忆中的小楼里流连过、写作过。小楼,是上海文艺出版社的创作室,建立至今已有近二十个春秋,“来这里落脚的作家时多时少,先后总共住过多少人,疏于记录,已难于讲清。”出版社总编辑江曾培先生在其书序中写下的这段话后面,就记忆所及提到的作家就有近百位,想来还不止这些。
我想,这样一群作家,其中大多是读者所熟知的名作家,对一座无名的小楼情有独钟,恐怕绝非仅仅是在那里住过写作过,而是在那里找到了一种家的感觉。这是我在读此书前的臆度。
这座小楼建在沪上一条幽静的弄堂里,是上海典型民居石库门的式样,采用家居式的管理方式,吃饭、打电话、看电视都在一个大家共用的厅里,每个人的屋里,除了桌椅、台灯、起居用品之外,别无他物,在电脑写作还不盛行的年代里,这对作家来说,真是一个杜绝外界干扰、潜心写作和思考的理想之地。
让人感到如在家中的,还有每餐自定饭菜分量和口味、门房师傅替你叫电话和传口信,以及你进进出出时得到的那种家人式的问候和关心,等等。“老袁同志,好吃饭哉,今朝有大排骨。”“老姜,落雨了,带把伞吧。”“妹妹呀,电话。”这样平常的话,说的人亲切自然,如在家中,并非刻意,却久久地留在一些作家的心里。
其实,记忆中,我在读到手中这本书前,曾在《新民晚报》上偶然读过书中的部分篇什,那时,不曾想到可能是出书之际的选登,读时也零星而随意,留下印象最深的,便是接待作家来创作的处所,竟是沪上家居的方式。读此书后,有些新的印象,更深。
书中的这些事,这些人,都很平常,却又让人读后不忘,正如这小楼。《小楼纪事》留在我记忆深处的,不仅有楼,更有人。一种悉心敬业热情待人的精神流溢在字里行间,朴实无华,感人至深。
(《小楼纪事》已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