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阅读
  • 0回复

筑路天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5
第12版(副刊)
专栏:

  筑路天山
徐启程
告别天山公路十多年,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回首天山,遥望那一片银色世界,心中涌荡着层峦叠嶂似的波澜。人民子弟兵十年天山筑路,经历了多少艰苦卓绝的生死磨难,涌现了多少英勇与悲壮,那一幕幕壮烈的景象,时时在眼前浮现,让我怀恋、沉思。
天山,它横空出世,绵亘数千里,山势险峻,环境恶劣,将广袤的新疆大地拦腰斩为两半,严重制约着新疆的经济发展。修筑天山公路,打通南北疆,对繁荣新疆经济,加强国防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4年,原工程兵某部和新疆军区一部,奉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命令,担负了修筑举世瞩目的天山公路的重任。
这条长达五百六十三公里的高山公路,翻越四个终年积雪的冰达坂,跨越五条险恶的河流,开凿三条高山隧道,修建两座防雪走廊,填补了我国公路史上四项空白。完成这一前无古人的工程,对于参加施工的每一个官兵来说,不仅是生活的考验、意志的考验,更是生与死的考验。在长达十年的艰苦卓绝的施工中,全体官兵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与世隔绝的万山丛中,以顽强的意志,超人的毅力,与恶劣的环境斗,与险峻的山石斗,与疯狂的冰雪斗,与难耐的寂寞斗,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舍生忘死地拼搏,用青春的血肉筑成这条高山公路,写下了我国建路史上英勇悲壮的篇章,创造了撼天动地的“天山精神”。
1978年4月8日,天山北麓的冰达坂上,副营长姚虎成正在全神贯注指挥推土机推雪,为部队施工开辟道路。突然,山顶上雪雾飞扬响声震天,整个山上的积雪铺天盖地倾泻而下,将人和推土机抛向深渊,深深地埋在冰雪里。姚虎成和推土机手壮烈地牺牲了。姚虎成,这位党的十一大代表、全国四届人大代表,牺牲时年仅二十八岁。他和雷锋一样,从小是孤儿,在公社的幸福院里长大,入伍前就是“模范社员”、“先进工作者”。入伍后在极其艰苦的施工环境中,出生入死,顽强拼搏,先后荣立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二次,三等功五次,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他牺牲后,中央军委授予他“雷锋式好干部”荣誉称号,他的名字被载入许多军事著作。
那是一段几公里刀劈斧凿似的绝壁,公路要从这里穿过,绝壁已被腰捆绳索的官兵打开了缺口。站在缺口仰望,头顶龇牙咧嘴的险石,摇摇欲坠,让人心惊胆战,喘不过气。连长杨晓海、指导员李善国置生死于度外,一马当先冲在前面。“轰隆隆——”一声山摇地动的巨响,半个山体垮下来,杨晓海、李善国及三名战士被砸在几十米厚的岩石下……
1986年4月7日,在天山之巅开凿高山隧道的十名官兵,乘一辆卡车去山下执行任务,行至半山腰,遭遇巨大的雪崩,十人全被冰雪掩埋,七人不幸遇难。他们每个人都有一部悲壮的故事:
死难者钱万太,他在与世隔绝的隧道深处苦战五年,只是探家时才下过一次山。那次探家,经人介绍和一位民办教师结了婚。结婚才两天,钱万太就假满归队了。这次她来部队看望丈夫,钱万太下山去接她,再有四十分钟,小两口就见面了,可那罪恶的雪崩把他们永远分隔在两个世界。当死难者的遗体被扒出来时,姑娘不认识自己的丈夫,却扑在另一个战士的遗体上痛哭……
死难者徐祥贵,他是带着江南的稻香来到天山深处筑路的。爬冰卧雪,忘我拼搏,入伍十年,筑路十年,打了六年隧道,断层、塌方、地下水、泥石流,使他腰肌劳损,关节风湿,常常躺在小板车上让战士们推着他去上班。母亲刚刚去世,老父亲也被气管炎缠得不能下地了,小弟小妹只得辍学回家张罗柴米油盐。提干八年,工资月月寄回家,结婚的费用还是两个姐姐帮他凑的,遇难时他还欠债八百七十五元。4月来临了,他要回家去播种插秧,尽一份孝心。谁知仅仅离开连队两公里,便永远留在了天山。
死难者张羽军,独生子,遇难时入伍才两个月,刚满十八岁。他本该在爱的怀抱里撒娇,本该在理想的天地放飞五彩的鸽子,但他却选择了军旅。他的家乡距部队只有五百公里,部队同意把他的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可他那胸怀博大的父母执意把儿子葬在天山公路旁。父母说:“军军虽然入伍才两个月,但他已经是部队的人,就让他永远留在部队吧。”……
“碧血洒满天山,捐躯为谁?为国威军威振奋!
“夫妻十年分居,幸福何在?在千家万户团圆!”
部队天山筑路十年,悬崖绝壁、顽石塌方、暴风雪和高原病,吞噬了二百多名官兵的生命,平均每两公里就矗立一位军人的英灵!他们的青春之躯,埋葬在荒无人烟的天山丛中,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甚至没有人能够看到他们的坟茔,日日夜夜,年年岁岁,只有那嘶鸣的山风和无名的野草与之相伴。但他们的灵魂已化为天山彩虹,擎载现代化列车隆隆飞驰;他们的功业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在人民心中永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