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阅读
  • 0回复

太行本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5
第12版(副刊)
专栏:

  太行本色
韩征天
鳞次栉比的大楼、整洁有序的营区、各种设施俱全的民兵训练基地……谁也没有想到,十三年前组建时只有四张桌子、六把椅子和一间房子的长治市城区人武部,今天会引来这么多热切的目光。
北京军区和山西省军区的几位将军来到这个坐落在原刘伯承兵工厂旧址附近的人武部视察,看到这巨大的变化,都颔首称赞道:“是太行山的宝藏,使你们成了最富有的军人!”
太行山是八路军的摇篮。在过去的战争年代,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八路军将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浴血奋战,和当地人民结下了鱼水深情,也把我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光荣传统作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融入了太行山炽热的胸膛。
1993年6月,人武部的办公大楼竣工了,可新营区内杂草遍地,垃圾如山。有人粗算了一下,至少有一百多个土方和五百多吨的垃圾需要清理搬走。几家包工队不约而同地找上了门,然而他们却惊讶地发现,早有一支身穿国防绿的队伍捷足先登了。飞舞的铁锨在骄阳下闪烁着无瑕的光泽,响亮的劳动号子在蓝天里呼唤着历史的回声。而更让人思绪悠悠的是,越是脏的地方、累的地方,干活的越是年龄大职务高的军人。
这支特殊的“包工队”,正是人武部的官兵。
在上党古城,人武部的官兵因每人拥有一把铁锨、一把镢头和一把扫帚而被人称为“三把军人”。十多年来,他们靠这“三把”精神掘出了一条辉煌的创业之路。党委书记、政委张志华上校说:“我们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究竟节省了多少经费,也许可以用数字来表明,但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所产生的无形力量及巨大的社会效益,则是谁也无法估量的。”
1996年4月人武部改归军队建制时,曾受到国防部表彰的老部长退休了,还有不少官兵要告别沸腾的军营生活,转业到新的岗位上。依依惜别之际,有人想到了账上官兵们节省下来的那几万元钱:“发点奖金、搞点福利吧,大部分同志要离开了,反正以后就是老百姓了,该讲点实惠了。”
然而,大多数官兵却不这么认为。在部党委的引导下,一场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大讨论再次兴起。其结果,几万元钱分文未动地上缴了新的军队账户。
“不管走到哪里,老八路的作风永远不能丢!”部长荫金山上校是去年人武部重归军队建制后,从野战部队调来的。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使位于太行之巅的上党古城在激烈的震荡中而生机勃发,但同时也给人武部工作的健康运作带来了新的难度。他上任后,顾不上安顿自己的小家,便和政委张志华等人一起深入到厂矿、学校、商店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总结长治商厦等先进单位的经验,在全区范围掀起了国防教育的新热潮,同时,进一步狠抓机关的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一点一滴地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使子弟兵的光辉形象,永远如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太行老区人民的心头。
长治市城区人武部在重归军队建制的第一年,就实现了“四喜”临门:被省政府、省军区评为先进人武部,被省军区评为建设管理使用民兵训练基地先进单位,长治市市级精神文明单位和长治军分区首批正规化达标单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