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叶利钦新建议备受关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6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叶利钦新建议备受关注
本报驻瑞典记者章念生
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本月2日至4日访问了瑞典,这是1909年以来首位俄罗斯国家元首访问瑞典。叶利钦访问瑞典这样一个军事不结盟的中立国家,引起西方舆论的普遍关注。
在叶利钦出访之前,俄总统政治顾问在接受瑞典记者采访时表示,叶访瑞典有三个目的,一是加深两国了解,二是加强经贸合作,三是就国际问题进行讨论。访问期间,叶利钦不断敦促瑞典从俄罗斯增加进口,一再推销俄罗斯的天然气。但瑞典反应冷淡。佩尔松首相表示,瑞典还需进一步讨论能源政策,不能马上决定。应该说,叶利钦此行在经贸方面并未取得多少实际成果。
相比之下,叶利钦访瑞期间在国际问题上提出了不少引人注目的建议。在2日的记者招待会上,叶利钦强调说,作为总统,他许诺俄不威胁任何国家,也不采取任何有可能导致威胁别国的举动。他还出人意料地宣布,俄将再削减1/3的核弹头,这在舆论界引起了轰动。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随后指出,叶利钦的声明并不意味着俄罗斯会单方面削减自己的核武库,损害国家利益。3日,叶利钦在瑞典议会发表演讲时又宣布,为了加强波罗的海地区国家的信任,促进该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俄罗斯准备单方面在1999年1月1日之前将西北部地区的陆军和海军削减40%以上。他还建议波罗的海国家与位于立陶宛和波兰之间的俄加里宁格勒军区建立“热线”等。此间舆论认为,叶利钦的这些建议旨在向西方国家和波罗的海三国摆出和平姿态,希望借此缓和与三国之间的关系。
波罗的海三国要求加入北约,一直是俄罗斯比较关注的问题。以前,俄对此一直持比较强硬的反对态度。但近期以来,俄态度有所松动。10月24日,俄在与立陶宛签署边界协议之后,提出要在北欧和波罗的海地区建立一个“安全区”,为波罗的海三国提供安全保障,但波罗的海三国与北欧诸国反应冷淡。这次,叶利钦在瑞典宣布裁军后,正在布鲁塞尔与北约国防部长会谈的俄国防部长谢尔盖耶夫又进一步证实,裁军将涉及加里宁飞地和圣彼得堡地区的地面部队以及波罗的海和北海舰队的海军时,北欧国家感到“惊讶”,连波罗的海三国都表示“意想不到”。叶利钦的这些建议,被认为是俄在波罗的海问题上“采取更加务实态度的表现”。
叶利钦2日上午在抵达斯德哥尔摩奥兰大机场发表简短讲话时说,俄理解瑞典的一贯立场是希望俄与波罗的海三国改善关系,他是“带着开放的心态”来的。在此之前,叶利钦的政治顾问也表示,俄支持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发挥积极作用。而去年5月,首届环波罗的海国家首脑会议在瑞典召开以后,瑞典一直谋求在波罗的海地区发挥“领导作用”。去年佩尔松访美时在这方面已得到了美国的首肯。但今年7月,克林顿参加了北约东扩首脑会议后,访问了丹麦而不是瑞典,而且在丹麦发表演讲时又肯定了丹麦在波罗的海的“积极作用”,对此,瑞典觉得有点“丢面子”。在这种情况下,俄总统来访无疑是对瑞典在波罗的海地区地位的一种肯定。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叶利钦的访问是对瑞典的实际支持,表明俄瑞两国“加深了理解”,同时也有利于缓和俄与波罗的海三国的关系。波罗的海三国都已明确表示欢迎叶利钦的裁军建议,立陶宛认为“俄罗斯的外交已转为致力于同波罗的海国家发展更友好关系的方面”,拉脱维亚认为,俄裁减军备的做法,“将促进该地区的信任气氛”。所以叶利钦的这次访问对波罗的海地区的安全与合作是一个积极的推动。
(本报斯德哥尔摩12月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