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清河:平地站起一座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7
第2版(要闻)
专栏:

  清河:平地站起一座城
本报记者马利郭嘉
编者按:改革开放,给中华大地带来无限生机,同时也给各地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河北省清河县所发生的变化再次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就不会找不到脱贫的钥匙,就不难解开致富之“谜”。发展是硬道理,开拓必有收益。我们的各级领导,要以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为契机,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为一方经济的振兴与发展做出贡献。
华北平原有个清河县。“不靠山,不靠海,不靠交通要道(如今靠了京九线),不靠大中城市”,“地下没矿产,地上没特产”,是个“四不靠”、“两没有”的穷乡僻壤。
面积502平方公里,人口34.2万。1982年之前清河县人均83元,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是河北省18个贫困县之一;这个只有0.9平方公里的小县城,矮房旧屋破街道。外人知道清河县还是沾了打虎英雄武松的光,武二郎正是清河县人氏。
如今的清河县整个变了样,扩建为10平方公里的县城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长街大道,四通八达;商贸市场,一片繁盛。前不久举行的第四届国际羊绒节,吸引国内外商贾云集;交易,游乐,使清河县成了花朵的海洋,鼓乐的海洋。
这个昔日的贫困县,如今被誉为“北方的温州”。1996年,清河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6亿元,国民生产总值26.2亿元,财政收入超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2元,一举跃进河北省的十强县,成为全国对外开放县。清河县,脱贫致富靠什么?人们都说像一个“谜”!
      纳税最多的是农民
改革开放使清河结束了贫困的延续,拉开了走向富裕的序幕。
清河县委书记陈雪说:“在清河县办企业最大的是农民,挣钱最多的是农民,纳税最多的是农民。”
农民,是清河县最活跃的生产力。羊绒、汽车配件、摩托车拉线、硬质合金、耐火材料五大骨干企业,支撑着清河的经济。这五大企业又全是由农民的家庭工业发展起来的。
翻开清河县企业家的家史,都是“苦出身”:卖油郎、打铁匠……当年贫瘠的土地解决不了温饱,这些乡村手艺人走南闯北,开阔了眼界,壮大了胆量。改革开放的春风解开了对农村生产力的束缚,农村“能人”们闻风而动,成了农村改革开放的先锋队和生力军。
农民业务员戴子禄70年代末,在内蒙古东胜绒毛厂发现该厂扔掉的下脚料含有短小羊绒,拉回家来,将弹棉花的梳棉机进行改造,精梳出了山羊绒。由此,羊绒行业在“自古以来不养羊”的清河县扎下了根,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的羊绒集散地。全世界的羊绒80%在中国,清河县的羊绒又占了全国的60%,“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清河的这只“带头羊”,兴了一个行业,活了一地经济,富了一方人民。
一个能人四个跟,几个能人带全村。清河县的“能人效应”使众多农民步入了务工经商的行列,形成了千军万马闯市场、千家万户奔小康的生动局面。从家庭工业起步,以乡镇企业脱贫,靠企业商贸致富。
清河县以五大行业为依托,形成了220个专业村,目前,固定资金在千万元以上的有20多家,百万元以上的70多家,10万元以上的有1000多家。以羊绒行业为主的清河五大骨干行业,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港澳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农民企业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完善和改造自己,不断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超越自我,使企业一步一个新台阶。
戴子禄研制的“比特绒”面料,品位极高,在国际上引起轰动。段立成研制成了“段氏模式”和“电溶破碎法”,轰动了全国硬质合金行业。还有耐火材料厂,也研制出了许多在同行业里领先的技术和品牌。
新的科学技术的引进和使用,使清河经济得以立于不败之地。
新兴的、美丽的清河城,耸立在一代清河新农民的双手上!
      好风凭借力
清河县有个口号很响,叫“无外不富”。
无资源,无资金,无技术,无设备,清河人就在“借”字上做文章。五大行业,原料和成品市场在外,远进远出。通过“借”字,使域外自然资源在清河达到优化配置。
带料加工,借船出海。利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大中型毛纺企业,将自己的无毛绒加工成纱和制品。
联合办厂,借梯上楼。一些羊绒加工厂与香港、内蒙古等地企业在清河联合办厂,通过合资合作等方式,吸引域外资金。
引进人才,借智创业。全县通过以财聘才、以业招才、以才聚才方式,先后在各大城市的科研、院校、国家大中型企业引进高级人才500多名。
企业家作为触角、媒介、纽带、桥梁,帮助清河县实现了各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里的优化组合。
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清河人懂得了外力的重要,所以在清河不仅没有地方保护主义,而且,欢迎客商、保护客商蔚然成风。
清河县政府专门设立了“保护外地客商办公室”。宁夏同心地区,常年有500多名回族客商从事羊绒生意。为了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县里专门给他们设立了礼拜堂、牛羊肉供应点,并且解决了子女上学困难,使他们得以安心做生意。许多商人说,他们已在清河呆了十多年了,眼看着清河一天天地繁荣起来。
清河县政府在繁华闹市,修建了设备齐全的劳务市场,对从外省外地来清河打工的男女青年进行职业介绍,权益保护。1995年、1996年分别吸纳安置了山东、河南、安徽、陕西等地14万人次的就业。这样,既解决了清河企业的劳动力,也为外地一些贫困地区培养了人才。
清河人把“举开放旗,借四方力”当做对外开放的战略,以海纳百川之势,无水便借水行舟,无船则借船出海。
对于外地人,清河县是一座不设“门”的城。只要在清河县域的公路上遵规行车,一律不查车,不扣证,不罚款,并且把这些规定标明在路旁的牌子上,提醒过往司机有抵制盘查、罚款的权利。
      县委、政府唱什么“角儿”
清河县长周国江把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概括成五句话:“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你违法我查处。”
到清河县的人,都会佩服许多口号提得好,明朗,准确,有鼓动性。看得出,县委、县政府在经济浪潮到来时,不是被动无作为,而是举旗、把舵,始终握有主动权。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动员群众,解放生产力,县领导提出“四个轮子(国营、集体、乡镇、个体)一齐转,哪个快,给哪个加油”。结果,转出一批农村能人,发展了一批家庭工业。
能人出世,政府又推出“滚雪球效应”,使更多农民走上务工经商、脱贫致富之路。
针对家庭作坊的小规模、低层次、“游击队”、“麻雀战”和“小富则安、小富则满”的思想,政府又适时引导他们“不当土财主,要做企业家”。县委、县政府对“能人”们在创办企业、上项目中所需的土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以政策倾斜,职能部门一路绿灯。“能翻多大跟头,就搭多大台子”。
乡镇企业的厂长、经理,脱胎于农民,自身素质需要不断提高,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就邀请国家、省、市有关领导和专家,给企业家上课,成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小组,搜集国内外市场信息,研究掌握市场发展趋势,提高决策能力。
县委、县政府依据大规模产生大优势的原则,及时制定“规模工程”战略,提出口号:“让能经商的赚大钱,让会种田的种大田”。
县委书记陈雪认为,要真正地把工作重点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须牢牢记着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县委、县政府认为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尊重企业家就是保护生产力。在清河,谁办的企业大,赚钱多,纳税多,谁光荣。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要为规模企业、纳税大户评功授奖,把他们视为“县宝”。
县委、县政府对重点企业发放“尚方剑”,“保护卡”,明确规定不经县委、县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准到重点企业搞各种各样的检查。一经发现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要严加惩罚。
在清河县有几个主要市场,标明免费街,在那里经商,只须照章纳税,任何单位和个人,一律不许去乱收费。装备精良的巡警大队,在清河街头严格执勤,重点企业是主要保护对象。
政法部门把打击和清理各种敲诈勒索,扰乱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威胁厂长、经理人身安全的社会综合治理作为开展“严打”斗争的重点目标和对象,为企业家创造了放心、放胆、全身心投入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工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促进了清河的农业基础建设,使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变化,由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1996年清河县农业产值达到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32.2%。
在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抓人的素质提高;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抓“民富、民风、民安、民乐”,开展“致富靠什么,富了干什么”的大讨论,培植了积极向上的农村新风尚和农民新形象。
县委书记陈雪说:江泽民同志的十五大报告给清河人吃了一颗“定心丸”。事实证明清河的路子走对了。同时也给我们吃了一颗“壮心丸”,清河改革的脚步将越走越快,路子将越走越宽。
一座散发着朝气与活力的新型城市,出现在华北大平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