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6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
由于工作和生活节奏加快,大多数人抽不出时间去医院看病,碰上感冒、发烧、消化不良之类的小毛病大多自己去药店买药治疗,得了大病才去医院就诊。大病上医院,小病进药店的观念正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并被广泛接受。
这种情况的出现首先是图方便省事。去医院看病,先得请假,然后起早去医院挂号排队候诊,看完病还得分别去划价、交费、取药等窗口排队,加上化验、检查排队,常常要花上半天甚至一天时间,实际看病时间常常连十分钟都不到。而去药店购药,不仅离家近,不用请假,而且服务态度好。
另外,随着人们知识水平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对一些常见病的治疗和用药都有一定了解,为自己购药治病提供了先决条件。加上如今药店越开越多,药品疗效增强,也为人们购药治病提供了可能。
调查表明,急剧增长的流动人口和退休职工及众多私营、三资企业、亏损企业的员工成为自费购药的主体。今年上半年全国医院行业药品零售额比去年同期增加20%,北京市有近1/3的患者选择去药店购药,深圳市更高达40%,出现了药店多过米铺的盛况。
对此现象医院方面表示赞同,认为可以有效缓解、减轻医生的负担,使医务人员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大病患者的治疗上。同时还可促进医疗制度的改革,减少浪费,增加公众的医学知识。
医药零售部门作为受益者,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欢迎,认为感冒发烧胃痛之类的小毛病,通过到药店买药的方式完全可以得到和上医院看病同样的治疗效果。药店方面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积极开展连锁经营,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服务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大力推广名、优、新、特药,加强对营业员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医药知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对确需去医院看病的患者则劝说其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对患者负责。
药店购药这一方式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患者医药知识不足,将大病当小病医,延误了治疗时机;忽略了药品的副作用,产生不良反应;看广告购药,不能对症下药等。相信随着各方面条件日益成熟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进一步加强,小病上药店购药这一消费方式必将进一步热起来。(摘自《中国信息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