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全国海洋地质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李鹏发来贺信邹家华宋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4版(要闻)
专栏:

  全国海洋地质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李鹏发来贺信邹家华宋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报北京12月8日讯新华社记者索研、本报记者王政报道:全国海洋地质科技工作会议今天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鹏给大会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鹏总理在贺信中说,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时代”。发展海洋产业,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希望全国海洋地质科技工作者同心协力、团结奋斗,科技攻关、提高水平,为发展海洋地质事业,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做出更大的贡献!
邹家华说,海洋是一座蓝色的宝库,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从60年代起,我国就开展海洋油气勘查工作,并首先在渤海和南海北部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为后来较大规模的油气勘探开发奠定了基础。他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独立自主地进行陆上和海洋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查;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学技术、资金和设备,使我国海洋油气工业得到迅速发展。短短14年,我国海洋原油的年产量就从10万吨提高到上千万吨。
邹家华说,作为海洋油气和其他矿产资源勘查的基础性工作,海洋地质也是国家一项基础性、综合性、战略性和公益性的事业。今后,国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加大必要的投入,逐步开展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的勘查,为我国下世纪的海洋开发和维护国家海洋主权和权益,提供基础地质资料和更多的矿产资源。
宋健说,去年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已经通过要在863项目下设一个专题,加强对863海洋高科技的投入。最近,国务院已批准了对这一基础研究的投入,这对下世纪大力振兴与海洋事业有关的基础科学命题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依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约300万平方公里海域享有勘查和开发、养护和管理其海底矿产等自然资源的主权权益。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我国海洋地质工作成就辉煌。在近海海域,我国发现了渤海、东海、珠江口、北部湾、莺歌海、琼东南等大中型含油气盆地,总面积达114万平方公里,计算石油资源量达240多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8万多亿立方米。去年,海上原油产量突破1500万吨,预计到2000年,我国海上石油产量将突破20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00亿立方米。此外,作为国际海底管理局理事国和最大的海底投资国之一,我国已在东太平洋圈出具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申请区30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量达20亿吨。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初步建成深海采矿业,并有望形成年产多金属干结核300万吨的能力。
在今天的大会上,地矿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还将在太平洋采集到的、我国最大的、重达70多公斤的富钴结壳标本捐赠给中国地质博物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