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日本行改迈出第一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6版(国际)
专栏:综述

  日本行改迈出第一步
本报驻日本记者张国成
12月4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批准了行政改革会议关于日本行政改革的最后报告。从而正式启动了日本的行政改革。这次行政改革不仅是日本战后,而且也是自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后首次进行的一次较为彻底的行政改革,最后报告的提出,标志着从去年11月开始酝酿的日本行政改革迈出了第一步。
1885年日本实行内阁制时只有10个省厅。二战结束时,包括无任所大臣在内,也只有15位内阁大臣。其后,内阁机构迅速膨胀,成为目前被称为“1府21省厅”的行政体系。省厅下辖128个局,约1200个课、室。这个庞大的行政体系支撑了日本的行政运作。几十年后,当日本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再次面临转轨时,这个庞大的行政体系的弊病就显露出来了。机构臃肿,办事程式化,决策过程僵硬,使日本行政体系的官僚主义闻名世界。机构重叠,互相推诿,又严重影响了行政效率。50多年一成不变的行政机构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他们或“官商勾结”,或“官官勾结”,行政丑闻层出不穷。日本许多有识之士认为,面向新的世纪,这样的行政体系将影响日本融入国际社会,影响日本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日本的行政改革势在必行。
这次日本内阁批准的行政改革最后报告提出了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建立一个精干、高效、透明度高的政府;并对未来3年中如何实施改革提出了详尽的方案。其中,强化内阁职能和部分省厅的合并与裁撤是这项改革报告的核心内容。
为了打破目前日本行政运作中的“官僚主导体制”,发挥首相和内阁在行政中的主导作用,行政改革方案规定,在未来行政改革过程中将加强内阁的职能。为此,将通过修改“内阁法”强化首相的权限。改变目前内阁的行政决策全部由有关省厅议决后,再经首相批准的做法。改革后,将从法律上保障首相对国家的基本方针和重要政策具有提议权,并加强首相对各省厅的直接监督与指导。必要时,以“事后内阁会议批准”为条件,可不经内阁会议事前批准,即可直接行使指挥与监督权。改革现行内阁会议程式化的议事规则,采取多数通过制,为从组织上强化内阁职能,将新设立“内阁府”,它将具有在内阁中横向协调、计划的权力。战前,首相在日本内阁中具有很大的权力。战后,为了实现权力制衡,通过“内阁法”,首相权力有所弱化。50多年后重新强化首相权力,表现出日本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对目前内阁各省厅之间关系相对松散抱有危机感。只有加强首相的权威,才能使日本的行政运作更为高效。
在日本的行政改革问题上议论最多的还是省厅的合并与裁减。最后报告也称这个问题是这次行政改革的根本目的。从数量上,日本的新行政机构将由现行的22个省、府、厅改为1府12省厅,裁减9个行政机构。与此同时,局、课、室也将相应裁减。从形式上政府机构实现了大幅度精简。从结构上,目前的总务厅、自治省、邮政省合并为“总务省”。运输省、国土厅、建设省、北海道开发厅合并为“国土交通省”。厚生省的一部分与劳动省合并为“劳动福利省”,另一部分与环境厅合并为“环境省”。文部省与科技厅合并为“教育科学技术省”。经济企划厅、冲绳开发厅、总理府合并为“内阁府”。通产省更名为“经济产业省”。大藏省更名为“财务省”。法务省、外务省、农林水产省、防卫厅和国家公安委员会将维持现状不变。
从行政机构的合并与裁减中可看出日本在进行行政改革时的三个特点:第一是着眼未来,根据新的情况强化了一些机构。例如,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将原环境厅升格为环境省,提高了环境工作在政府工作中的地位。又如,随着日本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国民的社会福利保障问题愈益突出。新设“劳动福利省”将加强福利保障工作。第二个特点是合并了许多业务交叉的省厅。例如,运输省、国土厅、建设省、北海道开发厅这4个省厅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合并成一个“国土交通省”,不仅一下减少了3个省厅,而且将便于工作的统一协调。此举不仅避免了业务重复,而且避免了过去因省厅间协调不畅贻误工作。第三是将经营性强的部门民营化。在这次行政改革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邮政省的去向。邮政省所管业务更多属经营性而不是行政性工作。因此,原拟将邮政、邮储和邮政保险全部民营化,不再设邮政省。但由于反对者甚多,最后,作为折衷,先将邮政省降格为总务省的一个厅,5年后再转为“邮政公社”,最终实行民营化。
今后日本行政改革的日程表是,本月9日成立中央政府省厅编制筹备委员会,将上述最后报告法案化。在明年举行的通常国会上将审议批准这项法案。然后成立新省厅的组织机构。2001年1月1日,新的行政机构正式开始运作。目前,日本社会各界对行政改革最后报告基本上都给予了肯定的评价。但是,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还存在着既得利益集团的抵抗。因此,舆论希望改革能进行下去,不要仅仅是换个招牌而已。
(本报东京12月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