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文心当如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06
第11版(文学作品)
专栏:

  文心当如丝
叶文玲
从十多年前写作一个中篇小说《茧》开始,我一直认为作家的劳动,就像采桑养蚕吐丝作茧的过程。最终结出一个大大的雪白的茧,便是引以自慰的果实。
由茧又想到了丝,想到了线,想到了针和刺绣。
多年前在苏州一家工艺馆中看到双面绣“猫”时,曾惊奇得目瞪口呆:这哪里是绣出来的猫?这只活蹦乱跳的宠物,金黄的猫眼圆睁,蓬松的猫尾倒竖,特别是颈项颔上的一圈圈雪白细茸的须毛,真正是“纤毫毕现”,那与真猫一般无二生动可爱的姿态,简直要“破框”而出,活脱脱就差一声叫了。
可它实在又是绣出来的猫。
艺术品能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地步,可谓极品。这幅双面绣的价格在当时自然是令人咋舌的。纵然如此,据说这幅花费了工艺大师积年心血的极品,实际是出国送展的展品,只供观赏不出售的。
行家介绍说,这猫之所以绣得如此栩栩如生,除了大师举世无双的功力外,还因为大师将绣猫的每根丝线,都要分成十几爿,才会绣得出茸乎乎的毫毛,才会如此活灵活现。
在此之后也曾看过许许多多的绣猫,大多是“效颦”之作,那些粗劣的就不去说它了,即便也算上乘的,亦都没有如此“抢眼”。
内行人又说,除了绣者本身的功力略逊一筹外,没将丝线分成十数爿,也是重要原因。虽然没减料,但已偷了工,自然就不能成为极品。
故乡有爿叫“飞龙”的家具公司,因其家具式样的新颖和制作的精良,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据闻一些同道颇不服气:差不多的产品,凭什么你就受青睐?在差人偷偷窥其“奥妙”后,他们不能不暗暗咋舌了:“飞龙”的家具,光油漆,不折不扣就要油上14遍!而他们呢,却连7遍也没有。
舍不得花这个成本,当然就不会达到精美的效果。
油漆工序是家具制作的最后修饰和润色。14遍,的确是过人的精致。不久前因政协组织的视察活动,我回故乡见过“飞龙”的家具,那些产品,确实一只只光可鉴人,不要说抚摸,光是看看,也令人极为赏心悦目。
由此想到了修改作品,想到了有关如何出“精品”的讨论。
假如我们每每在作品“出笼”时,也能像“飞龙”打磨家具一样,不折不扣的修改上十数遍,自然要比刚脱稿时鲜亮精致。
“当手在挥笔疾书的时候,是心在燃烧,在熔化。”这是许多人的感受。写作所需要的激情,可以说凡是提了笔的,都会具备。
可是,我们在匠心运作进行艺术的精雕细刻时,这颗“燃烧”着的“熔化”着的心,是否也能像苏绣大师分丝线那样使每一产品每一篇章每一段落都成为无懈可击的精品呢?
不见得。
倒不是不想这样做,而往往是想过却不一定做得到,在写作中真正做到步步到位或者说在艺术上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确实很难。
这里有功力的问题,更有心力的问题。也许,我们常常因为这这那那的原因,把该分成18爿的丝线,往往只分到12爿甚或9爿,便“脑懒手酸”了。
可是,事实却会无情地“亮”出那没有分细的粗拙,结果往往如火烛一样洞明透亮,它会在你自我陶醉的时刻,把你那“脑懒手酸”时出现的微小败笔,照得一清二楚。
如果说脑懒手酸只是表象,那么,责任心的淡薄或忽视功底却是“内症”。
早已有人将写作的意义阐述得非常简明,作家劳动的意义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灵魂的质量,如果不是这,何必日复一日呕心沥血来“码字”呢?
正是基于这一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总是不时地被强调而赋予了新的意义;作家若要与此称号相匹配,唯有加强修养,加强责任感,捧出精品。
后人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属于所有的世纪”,当然不是仅仅看到他写了11卷44个剧本;海涅曾喻自己的心胸是德国感情的文库,这也是为自己定的一根相当高的标尺。高尚的理想与完美的艺术相结合,澄明的心灵与透脱的智慧相融洽时,才会有雄奇大美的结晶。
多少道理古已有之,多少道理却又是因为“耳熟能详”“熟视无睹”而被我们不经意地忽略了啊!如果我们的每一篇作品都要像“飞龙”一样打磨14遍,假如我们的文心都能如制作苏绣极品的丝线一样精分成十数爿,那么,制作出的就必将是历史承认、人民承认的精品,读者也不会因为太多的“速朽文学”,太多粗制滥造的赝品而倒了胃口,从而冷落了可怜的作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