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黑土地上铸辉煌——总后嫩江基地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1版(要闻)
专栏:

  黑土地上铸辉煌
——总后嫩江基地纪实
新华社记者张东波新华社通讯员柏俊辉本报记者张严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金秋时节,祖国版图“雄鸡”昂首之处的松嫩平原广袤的黑土地上,麦浪翻滚,大豆飘香,到处是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被誉为我国现代化农业“领头雁”的全军规模最大的农场——总后嫩江基地就坐落在这里。
在过去的36年中,先后有10多万官兵把青春、血汗和智慧播撒在这里,为国家和军队建设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并与更多的垦荒者们共同创造了以“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北大荒精神”。面临世纪之交,基地官兵全面推行科学技术,积极探索现代化大农业管理模式,率先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典范,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的高度赞誉。
  黑土丰碑
  这座耸立在黑土地上的丰碑,凝聚了几代军垦将士的追求和梦想,铭刻着中国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1997年3月间,农业部派出考察组,对总后嫩江基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实地考察。临别,考察组将一个令人振奋的结论留在了黑土地上:“嫩江基地农业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年人均产粮10.8万公斤、收益12.4万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军人在黑土地上树起的这座丰碑上,凝聚着几代军垦人的追求和梦想,铭刻着中国军人对祖国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60年代初,国家遭受自然灾害,粮食告急。党中央一声令下,10余万官兵踏破千里雪原,挥师北疆,拉开了开发“北大荒”的序幕。在垦荒大军的行列里,就有嫩江基地前身——原铁道兵某部的2万余名官兵。
据资料载,像北大荒这样适宜种粮的黑土地,地球上只有三块。另外两块,一块在乌克兰,一块在美国和加拿大的接壤处。
肥沃的黑土地,使乌克兰成为著名的粮仓;美国和加拿大的小麦产量也因此居世界前列。唯独中国的这片黑土地,由于太平洋暖湿气流与西伯利亚冷风的频频“约会”,导致春旱、秋涝、冰雹等灾害不断,一直是亘古荒原。
乾隆皇帝的“养育兵”曾在这里留下堆堆寒骨;当年日军侵占东北时的移民“开拓团”的梦想也最终成为泡影。
然而,共和国的垦荒大军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基地的创业者挺进北大荒时,面对的是“荒草没人顶,积雪没人膝,到处野狼嚎,滴水即成冰”的荒凉景象。官兵们在冰雪地上搭帐篷,在荒原上架锅灶,含冰饮雪,犁耕刀割,硬是在荒原上扎下了根,当年就垦荒16万亩,产粮250多万公斤。
“开发北大荒,的确太苦了。当时什么苦都吃了。”总后勤部军需部副部长兼基地主任宋青洋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心里依然淌着苦涩。当时,北大荒气温最低达零下40摄氏度,官兵们住在四面透风的木板房或帐篷里。室外天寒地冻,室内哈气成冰。早晨起床时,头发竟和被子冻在一起,要一绺一绺地扯下来。条件这么艰苦,但没人退缩。大家只有一个念头:多打粮食,让祖国人民有饭吃。
军人的奉献岂止在疆场?为了给国家和人民减轻负担,多打粮食,一代又一代官兵常年在这里耕耘着。36年来,先后有160多名官兵长眠在黑土地上。
当年创业者们的故事已经成为久远的历史,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如同种子一样播撒在一代又一代基地官兵的心田。不管社会上人们的价值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北大荒精神”在这里永远不会褪色。在这片奉献的土地上,36年来,官兵们共生产粮食20.5亿公斤,生产收益8.6亿元,累计上交利润3.6亿元。几十年来,他们在返还上级全部投资、上缴利润的同时,把基地建成了拥有固定资产近两亿元的现代化农场。他们的耕地面积占全军农场的11.05%,却创造了粮食产量和生产收益占全军农场20%的突出成就,被解放军三总部评为全军先进农场。
官兵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在黑土地上耸立起一座精神丰碑。基地先后多次被总部评为全军“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被民政部、总政治部评为“培养和开发使用两用人才先进单位”,并涌现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贾润兴、马占云,“全军农副业生产劳动模范”郑完植、阎保国等模范人物。近10年间,基地就有38个单位、211人受到全国、全军或总后勤部的表彰。
  北大荒腾飞的翅膀
  科技为北大荒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官兵们在黑土地上收获了粮食,也收获了一个真理:现代农业只能崛起于科技的犁尖
一年初夏的一天,一阵狂风骤起,黑鸦鸦的乌云铺天盖地向基地第八农场一中队的几万亩农田压来。顷刻间,鹅卵石般的冰雹倾泻而下,飓风、冰雹过处树枝尽折。20分钟后,一中队的6250亩大豆、3000亩麦苗全部被砸,30厘米厚的冰雹覆盖了绿色的田野。官兵们辛勤劳作的成果被毁于一旦。
官兵们涌向地头,目睹惨状,失声痛哭……
这场冰雹砸痛了基地官兵的心,也使基地的决策者们开始了痛苦的反思。反思,给基地带来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搞现代农业,必须依靠科技进步。现代农业只能崛起于科技的犁尖!
从80年代中期开始,基地党委下决心从解决秋涝入手,引进先进设备,在“科技兴农”上接连推出几个大的举措:引进粮食烘干设备,先后为所属8个农场各建起一座谷物烘干塔;引进动力机械防陷装置,给基地的180多台收割机全部穿上了“防陷鞋”;为各农场装备人工防雹专用高炮共26门。
科学技术的威力使官兵们眼界大开:这些年来,每逢秋收,几乎都要发生涝灾。庄稼地被雨水浸透,普通收割机开进去陷进泥坑,动弹不得,而穿上“防陷鞋”的收割机却可自由驰骋;没有烘干设备的地方农场,收回来的粮食无法晾晒,发生霉烂,而基地的烘干设备却大显神威,颗粒归仓。仅此,基地每年增加效益10%以上。
如今,这个仅有3000余名官兵的基地,已拥有各种农机具4400余台,从耕作到播种、收获及粮食烘干等各个环节已全面实现了机械化。
一些从农村入伍的战士初到基地,颇不以为然:“唉!早知来这儿种地,还不如让我爹来!我爹种地比我强。”然而,他们很快就明白了,他们的“种地”与父辈相比实在有着天壤之别。
1989年夏,东北某农学院的学生在基地实习返校后,向一位教授报告基地的生产情况,教授听了十分惊讶。尔后,这位教授亲自来这里实地考察。其间,基地官兵向教授请教现代农业的实质是什么,教授感慨道:“就是优良品种加你们解放军的标准化作业啊!”
“播种的行距15厘米,行间误差不超过正负0.5厘米……千米弯曲度误差不超过正负5厘米……”
“下种的米间粒数不超过正负1%……”
“米间保苗误差不超过正负1株……”
像这样的要求,从种子选用到耕种管收运贮等的标准,基地共制订了300多条。他们像发“教科书”和部队“条令”那样把这些标准发给一线生产人员,人手一套,严格执行,要求官兵像工厂工人制造每一件产品那样生产每一粒粮食。
这就是基地官兵首创的“标准化作业”。这就是由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跨越在基地的具体体现。近10年来,全军先后3次在这里召开旱田农场标准化作业现场会,来自全军数百家农场的代表来这里参观,人们不禁赞叹:种地种到如此程度,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基地领导告诉记者,搞现代化农业,光有先进的设备和农艺还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有具备现代科技素质的人。近10年来,他们先后投入500余万元用于人才培养,先后使1200名官兵通过院校函授和脱产学习等方式获得本科、大专或中专毕业证书。目前,基地干部中具有大中专以上文化水平的比例已占83%。九成以上的战士掌握一门以上专业技术,半数以上的专业兵成为“机械通”、“农药通”、“化肥通”。基地44万亩农田的标准化作业覆盖率、执行率均达100%。
近几年来,基地还普遍实行了精量点播、测土施肥、航化追肥、种子包衣等先进技术,迅速、全面、有效地转化了国内外农业科技成果。目前,嫩江基地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达53%以上,居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兴农”已成为基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希望的田野上
  市场经济的建立,把基地官兵“逼”上了市场。面临世纪之交,官兵们正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农业之路,为中国农业的发展展示出光辉的前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基地带来严峻的挑战,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使基地更好地走向市场,他们首先把眼睛盯在内部挖潜上,向管理要效益,努力探索一条具有军队特色的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那还是几年前,现任基地政委马明利担任基地政治部主任时的事。为了解决长期存在的连队文化器材丢失、损坏严重的“老大难”问题,他采取了“责任到人,计价管理”的办法,果然十分奏效。
这件事引起基地决策者们的注意:“政治工作尚能如此,生产、管理等工作为什么就不能搞?”于是,一个以“计价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全员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有偿占用的管理机制在整个基地全面推开。
以往吃“大锅饭”时,场长们每次到机关,总要想方设法“蘑菇”着要经费、要物资、要设备,即使要回来闲着,反正占的是基地的钱。如今不同了,谁使用,谁掏钱;谁用得多,谁成本就高,场长们每花一分钱都要仔细掂量。如此一年下来,全基地就节省生产性开支上千万元,并盘活库存物资400多万元,各农场还主动上交闲置车辆和大型机械设备10多台。
与此同时,基地在人员管理上大胆引入竞争机制,把政绩、效益与人的工资待遇、奖励和使用挂钩。对各场、队主官实行目标责任制,“能者上,庸者让,弱者降”。每一位官兵都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实行目标计分考核,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了官兵的生产积极性。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近几年来,基地还在“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他们先后成立了物资供应站、农业技术服务站、海南三亚良种繁育基地等专门机构,扭转了以往各个农场“千军万马”闯市场,造成人力、物力、财力重复、分散、浪费的局面,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基地通过强化企业生产管理,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已探索出一条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路子,形成了具有军队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模式。
1988年春,一片颇具现代色彩的建筑群——总后嫩江基地浸油厂在嫩江岸边拔地而起。这座日加工大豆100吨的现代化工厂的建成,是基地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农业产业化迈出的关键一步。
以基地生产的优质大豆为原料的浸油厂投产后,显示出蓬勃生机,散发着黑土地清香的“清香乐”烹调油及豆粕不仅畅销国内,还销往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东欧地区的十几个国家。浸油厂投产以来,年最高创利600余万元,第三年就收回全部投资,并跃居国内同类企业领先地位。工厂的人员仅占基地的1/90,却创造了基地1/20的效益,投入产出比高达30%,成为基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此基础上,他们以基地的农产品为依托,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在农产品的深加工上下功夫,相继建起了面粉、豆奶等7个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业综合效益大幅度提高。目前,基地的农业生产商品率为92.5%,高于全国农业平均水平60个百分点。
如今,一个“种植、养殖、加工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现代大农业格局已在基地初步形成,为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展示出光辉的前景。
基地官兵把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全部融进了这片黑土地。官兵们唱给黑土地的这首歌就是他们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情的述说:“说不清这黑土地/为什么这样有魅力/引得多少好儿女/千里万里来寻你/流汗也愿意/流血也愿意/命运交给你/青春你拿去/反倒总觉欠着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