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阅读
  • 0回复

巩义重塑质量形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巩义重塑质量形象
巩义市曾被公开曝光的电线电缆企业,九百家中查封五百家,合并一百家,验收通过仅几十家。目前有八家获国家生产许可证——
本报记者戴鹏
因为得改革开放春风之先,河南省巩义市的乡镇企业和庭院经济在80年代中后期在全省率先崛起。电线电缆、机械配件、水泥、肥料等产品在省内外小有名气,全市综合实力、农民人均收入急速增长。但因为对市场经济规律缺乏足够的认识,急于求成,粗制滥造,巩义受到了市场规律的无情惩罚。1992年春,全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在巩义打响头炮。以中央电视台为主的数家新闻媒体,对巩义市回郭镇大肆制售假冒伪劣电线电缆的活动进行了公开曝光。同时触及假冒伪劣水泥、复合肥、机械等产品。一时间,巩义乃至河南的形象受到很大影响,一些省专门发文“禁销巩义货”、“警惕河南产品”,甚至把口号打到广交会上。巩义,这颗乡镇企业明星顿失光彩,在河南、在全国成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代名词。
“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1992年4月的那天,面对中央电视台的现场转播镜头,巩义人民亲手点燃了涅槃之火:18万米劣质电线电缆和数千公斤劣质材料被付之一炬。巩义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开展了一场“质量革命”,该捕的捕,该停的停,该取缔的取缔,该合并的合并。总之,以质量为标准,让该“死”的死掉,该“活”的活下来。仅电线电缆一个产业900多个厂家,一次就查封500多家,合并100多家,最后通过质量验收的仅余几十家。同时,以同样的手段,对伪劣水泥、复合肥、机械制品等制售活动进行了彻底“围剿”,使大规模、多产业、多渠道的制假售劣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紧接着,他们逐行业、逐企业、逐产品执行质量标准,扎实稳妥地做质量立市、质量兴市的基础工作。
1996年8月,巩义市委、市政府在数年准备的基础上,正式打出了质量立市的旗帜。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技术监督局挑头、30个有关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质量立市领导小组”,出台了《巩义市质量立市实施办法》,提出质量立市战略的分期目标:首期到1997年底,全市产品抽验合格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达到85%以上。消灭无标准生产,各企业基本上具有保证质量的计量和检测手段,强验计量器具检定覆盖面达90%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全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60家重点企业的主导产品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二期目标到2000年,全市产品合格率达到90%以上。三期目标到2010年,至少50项产品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或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全市产品全部采用国际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这项《办法》在设立7个质量奖项的同时,也提出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如各乡镇辖区内若出现量大面广的假冒产品和无证产品,实行质量否决机制,追究乡镇和企业主要领导的责任。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要限期整改合格,否则,企业厂长要免职,不得易地复职,情节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质量立市的决策得到了企业和巩义广大人民的赞同和支持。多数企业按《质量立市实施办法》的要求花巨资购置计量器具,培训和高薪招聘质量管理、检测人才,比照国内、国际标准制定自身质量标准。据市技术监督局局长祖九洲介绍,该局投资几百万元建成了产品质量中心,成为巩义市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堵查假冒伪劣产品的“铁关口”。
质量立市给巩义经济注入了活力,提供了持久后续力。一年来,质量立市一期目标基本实现。昔日假冒他人品牌,合格率仅为13.3%的电线电缆行业,如今合格率已达84.21%,并有8家企业获得国家生产许可证。全市产品合格率已达到84%,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郑州景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采用日本先进标准,为春兰、洛阳易初、广州五羊、海南新大洲、无锡捷达等名优摩托车生产免检配件,产值3年翻2番。
“没有质量立市的战略选择,就没有巩义今天的发展”,巩义市市委书记武国瑞告诉记者。去年,巩义市75万人民创造了全省一流的财政收入水平,达2.05亿元。不仅电线电缆、机械、水泥、肥料等当年受冲击的行业重新崛起,一些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也靠过硬的质量成为巩义经济新的增长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