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蹩脚的电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济茶座

  蹩脚的电梯
谷声
北京的大型商场大都设有电梯,然而,笔者对不少商场里的电梯却实在不敢恭维!且不说它时断时续或有时只能上不能下多么地蹩脚,就说电梯的设置也够让人不舒服的了。
有一家商场本来生意一直不坏,可是只要你乘上电梯,就会有些遗憾,想再上一层么,对不起,需要绕到楼层的另一端,因为同一方位的电梯没有设置在一起。如果在销售旺季,你非得费些气力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挤来挤去地绕过去,否则休想再乘上一层。假如你恰巧碰上有急事,想从几层楼上走下电梯离开商场,就更加狼狈不堪。
同样是商场电梯,到“长安”或“贵友”就方便多了,只要你乘上电梯就可以径直随意到哪层楼上选购。那么,为什么当初一些商场却别出心裁地把电梯放置在不同的方位呢?显而易见,商场的初衷无非是想让顾客在此多逗留一会儿,多选购点商品罢了。其实,这样恰恰弄巧成拙,给顾客平添了不少额外麻烦。
细细想来,那些蹩脚的电梯反映出一些人的一种思维惯性:一厢情愿。在过去的年代,一厢情愿,往往会犯主观主义的错误;而面对今天的市场经济,仍沿袭于一厢情愿的思维方式,则要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实际上,此类“一厢情愿”的蹩脚事,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不算少见。比如,北京繁忙的街道原是不允许出租车随意停留的,也许同样是基于乘客方便的考虑,近来有些路段增设了出租车暂停站,应该说其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只可惜那些暂停站之间相距甚远,很少有人到暂停站等出租车。结果,本来是为提供方便而增设的暂停站,却形同虚设,造成浪费。更为稀奇古怪的典型事例,是几年前笔者在河北省一个县见到的一番情景:
在这个小县城边远处的耕地里,竟围圈了一大片耕地,平空建造起一座围城,围城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耕地,而围城里青砖青瓦地建造了不少仿古建筑,据说这是为供游人游览并提供商机而设,几年过去了,那座围在耕地里的孤庙似的庞大旅游建筑物,却未见一人去游览,更无商人去经商。面对此情此景,你能发思古之幽情吗?
一厢情愿,害人不浅。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中,这类“一厢情愿”的思维定式,如不改变危害甚重。
但愿那“蹩脚的电梯”不再蹩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