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不对市场说“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经营之道

  不对市场说“不”
刘毅华刘磊
今年7月的一天,济南铁路局局长彭开宙给济沪551/552次列车的列车员出了一道题,在服务中与旅客发生矛盾,可能有三种情况:旅客完全对或列车员完全对,或双方对错各半,遇到这些情况该如何处理?听了列车员们不同的回答,彭开宙告诉他们标准答案是:旅客永远是对的。
这个小“故事”若发生在其他企业,也许很平常,但对于曾是“铁老大”的铁路职工来说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市场份额下降、客流减少,这种变化似乎是在一夜间发生的,但面对市场的骤然变化,济南铁路局没有抱怨,而是努力去适应市场。于是,“促销”这一曾经陌生的字眼悄然走入“铁老大”的视野中,一项项旨在争夺客源的“促销”措施相继推出:
——局长、书记登上济南到青岛的豪华大巴,以普通乘客的身份亲身体验竞争对手的服务,进行市场调研。
——推出电话订票、异地订票等措施。今年底,全局32个车站将联网,可以异地购买其中任何一个车站的车票,解决旅客购票难的问题。
——大幅度调整旅客列车结构。在周密的市场调查基础上,把济南至青岛、烟台的夕发朝至列车,改为全列或大半为卧铺的“旅馆列车”。旅客以车代宿,既可加快旅行节奏,又能节约住宿费用,从而把许多旅客从高速公路吸引到火车上。
——烟台火车站甚至编了段山东快书《欢迎您乘坐火车》,每天表演。有个70多人的旅游团,原准备乘汽车赴泰安。在烟台站广场听了客运员的宣传,调头走进火车站。一时间,“铁老大”和个体运输户一样出门拉客,成了当地的一大新闻。
不对市场说“不”,这是济南铁路局在市场中学会的经营之道。他们的努力也得到了市场的回报。今年以来,济南铁路局不仅遏制住客源下滑的势头,而且开始了爬升。今年1至10月份,全局发送旅客335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5.8%。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