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阅读
  • 0回复

木块可以钉在一起,金属之间可以铆接,山裂了咋办?在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地上,地矿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一项奇迹——锁定危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

  木块可以钉在一起,金属之间可以铆接,山裂了咋办?在长江三峡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地上,地矿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创造了一项奇迹——
锁定危岩
王政韩亚卿
淅淅沥沥的秋雨,倏来倏去的浮云,给素来以险著称的西陵峡披上了一层温柔的面纱。
船过兵书宝剑峡口,右岸一座犹如斧削的大山赫然映入眼帘,仿佛一只手臂直插江心。远远望去,一道道裂缝将巨大的山体分割成块状,大有分崩离析之势。就在这危崖绝壁间,一排桔红色巨型排架拔地而起。排架左侧的绝壁,则穿上了一层混凝土“铠甲”,还有一个个铆钉头般棱角分明的水泥墩露在外面(见上图)。右侧绝壁上,“地质矿产部链子崖危岩体防治工程”十五个大字格外醒目。
链子崖工地到了。踏上碎石块砌成的简易码头,抬头望去,一条宽约半米,只放得下半只脚的石阶,蜿蜒在绝壁上。走上半山腰,往下一看,人就像凌空而行,直眼晕。据说,后山上有个村庄,山民们在绝壁上开凿石窝,绑上铁链才能上下,链子崖由此得名。
链子崖距长江三峡坝址仅27公里,有长期崩滑史,其中1030年、1542年两次崩滑分别导致长江断航21年和82年。1964年以来,山上时常有滚石入江,给航运带来威胁。1985年链子崖对岸新滩发生3000万立方米的大滑坡,将有900年历史的新滩镇推入长江。据目击者讲,山石滚入江中,激起浪高70米,涌浪也高达39米,当真是惊天动地!新滩滑坡后,长江航道已偏向链子崖,一旦危岩体崩塌,势必堵江断航,还会直接影响三峡大坝建设。据专家估算,直接经济损失将高达30亿元。
1989年2月,李鹏总理亲自批示进行防治,并动用总理基金进行可行性研究。1992年9月,链子崖这个被外国专家认定中国人治不了的工程,正式由地矿部承担下来。
治病救人先要摸清病根。据史书记载,早在明嘉靖年间,链子崖就曾因采煤导致山崩。由于长期掠夺性采煤,采空区未回填,使得链子崖刚性岩体失去支撑点,下滑开裂。就好比是薄薄的塑料纸上,兜着一大块支离破碎的豆腐,随时都有滑到地上的危险。
找到病根,防治方法也就容易理解了。既然危岩体被裂缝分割,就在岩层上钻孔,然后像用铆钉铆金属板一样,用锚索将下滑的岩层固定到稳定岩层上,然后加上几百吨的预应力,促其向稳定岩体靠拢,这叫锚固工程。既然煤洞未回填,无法负重,就在煤层采空区人工浇筑纵横交错的混凝土承重阻滑键,让上层岩体有稳固的支撑,这是承重阻滑工程。
就在这江边绝壁上,地矿部组织的200多名技术人员,抱着为中国人争口气、为地矿工作者争口气的信念,一干就是4年。
夏天湿热,冬天阴冷,工程量大,生活枯燥,抛妻舍子,都是不言自明的,更要命的是这里随时都可能有危险发生。在工地现场,记者看到地上几个用混凝土抹平的大坑;在简易的宿舍区,防护用的铁丝网被拉开了几个洞,这都是山上浮石滚下砸出的痕迹。去年夏天,一块200公斤的石头在暴雨作用下滚下山来,夺走了工作到深夜、刚刚进入梦乡的项目所技术负责人安小宁同志宝贵的生命。
施工中的艰险更是一个接着一个。工程备料阶段,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一道,硬是靠肩背手抬,把3.3吨机械设备和350立方米的建筑材料,运到山路如蛇、陡崖如切的工地。
清理危岩体表面浮石,需人腰系绳索从崖顶吊下施工(见下图)。不时袭来的江风卷起气浪,把人吹得荡来荡去,500多方浮石清理下来,施工人员人人身上青一块紫一块。
在高空崖壁上打钻孔,常常是手磨血泡,臂膀红肿;给绝壁喷射混凝土,更是汗水、岩粉糊满全身,仿佛穿上一身泥“铠甲”。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黄学斌总指挥介绍说,“即使明确了施工方案,也需要在具体施工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作出适当的修正”。为此,工程指挥部成立了两个专家组,随时研究工程中的问题。在“五万方”危岩体锚固工程中,副总工徐开祥根据施工中新发现的情况,提出修正锚索方向,打入旁边稳定岩体,既可提高工程效果,又可减少工程量,获得专家组通过。结果,共节省1300多米锚索,节约经费200多万元。
指挥部高工郭希哲认为,更难的是既要施工,又不能扰动岩体的稳定性。为此,施工现场设立了近百个变形监测点。坐在指挥现场监测计算机室里,短短一分多钟,便可采集到全部监测数据,并对其作出技术处理。1996年10月,承重阻滑工程进度稍微大了一点,岩体就加速了变形,最大横向位移12厘米。正因为有现代化的监测手段作为施工的眼睛,才确保了链子崖防治工程顺利实施。
1997年8月18日,链子崖两大主体工程之一的锚固工程全部竣工,共完成锚索154束,总长5086米。至此危岩体被一举锁定。11月17日,锚固工程通过专家组验收,承重阻滑工程也施工过半。担任锚固工程施工的中国水勘院第九○九队,在锚固工程上打出了名气,如今已移师三峡大坝。地矿健儿正用自己的实力和业绩,谱写新的篇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