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4阅读
  • 0回复

泰山读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09
第12版(副刊)
专栏:

  泰山读石
陈树青
泰山难以数计的诗词文赋中,写得最辉煌壮丽的当数“泰山日出”。然而我从泰山归来,感受最深的却是泰山的石头,以及由这些石头组成的博大精深的泰山石文化。这是一部由石头写成的,纵贯古今,有着丰富文化积淀的大部头宝典。
泰山石有着独特的文化色彩和艺术欣赏价值。我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中有三部对泰山石有过精彩的描述,而遍布山间的诗词文赋石刻也居各大名山之首。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都是绝无仅有的。
世界上有无数的山石文化景观,复活节岛上的巨型石雕人像、埃及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巴黎凯旋门、比萨斜塔,这些都仅仅是一种文化的辉煌,但没有一种景观具有泰山石文化这样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泰山有两条游览路线,一条从市区乘车经泰山西路上中天门,改乘缆车“一步登天”,八分钟直达日观峰,就基本上没有多少难行的路了,因此这只能是跑马观景,难识泰山真面目。另一条以市内的岱庙为起点,从泰山东路步行上山,沿途经一天门、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中天门、十八盘至玉皇顶。
如果你想真正认识泰山、了解泰山,就必须走东路登山去读懂那无数的泰山石头。象形的也好,雕刻的也好,那每一块就是一个典故,一部历史,一座中华文化的丰碑。
泰山石最神奇的要数千姿百态的象形石。泰山有着二十五亿年的成长史,在这漫长的地质变迁中,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泰山巍峨的群峰,挺拔陡峭的山岩,奇妙的泰山石,形成了今日的小泰山、红门石、醉心石等大型的山石奇观。此外还有一些更加形神兼备、令人叹为观止的奇石精品,收藏于“泰山石文化陈列馆”中,如太白望月、天涯海角、落叶归根、鹂鸟啼春等,每一个石头就是一个神话传说,一个故事,一首诗。
泰山最有艺术价值的是漫山遍野的石刻、石碑。从岱庙至泰山极顶,在蜿蜒的山路两侧,留下了两千多年来数以千计的古碑和石刻,是一座丰富的艺术宝库和文化景观。有历代帝王巡游泰山封禅祭文、褒扬帝王官吏功绩、寺庙修建宣扬神道、题景颂岱诗文及楹联、记载历史上中外交往、歌颂革命领袖烈士等六大类。这些石刻中,长不下数千言,短则一笔一字,高大有如“万丈碑”,小巧仅为盈尺小碣。藏碑最多的岱庙有“古碑如林,石刻成群”之誉,现保存下来的有一百六十余块,石刻鼻祖当数秦丞相李斯的小篆刻石。从岱庙至山顶数以千计的石刻中,令人叫绝的当数经石峪的佛教《金刚经》,现存有一千零六十七个直径五十厘米的大字,遒劲古拙,隶篆兼备,历代尊为“大字鼻祖”、“榜书第一”,为泰山佛教文化之瑰宝。此处石刻为何人何时所作,至今仍是一个谜。
大观峰“唐摩崖”是泰山最为壮观的石刻。《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封泰山时所书,碑高十三点三米,宽五点七米,大小共一千字,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后人评为“文词雅训,分隶遒逸婉润,最为得意之笔”,“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此”。这座碑的绝妙处不在于它的高大,而是它的文字,它的篆额大五十厘米,正文通篇为八分唐隶字体,其势雄强、端庄,极具盛唐风格,与泰山景观浑然一体。在这样的峭壁上刻出这样多、这样大的字,着实令人钦佩。
泰山工程最浩大的是山上山下的亭、台、坊、榭、桥、塔、堂、屋。这些建筑都是就地取材,用泰山花岗岩打制的石材砌成。这些建筑或临崖耸立,或傍溪临瀑,或踞巅远瞩,或跨道若门,它们没有江南同类建筑的奇巧雅致,没有宫廷建筑的富丽堂皇,朴拙粗犷中透出典雅自然之美。从中路上山就可以见到岱庙坊、岱宗坊、一天门等数十处石头建筑,这些石头建筑画栋雕梁,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形成泰山特有的人文景观,令世人赞叹不已。
泰山的石头文化形成泰山特有的山石崇拜。我们游泰山时会看到一大景观,沿途的树上、石碑上都压着大大小小的石头,那些游泰山的远方游客,那些善男信女们,虔诚地捡起地上的石头,许一个心愿,然后把石头压在树枝或石碑上。这种民间习俗起于何时,没有准确的考证,它是民间香社的一种祭拜方式。到明清时代,起于秦汉的帝王封禅已经停止,对泰山的崇拜由帝王转向民间,于是在帝王时代就已经存在的泰山香社热闹起来。各种各样的香社在一定时间朝山进香,“贫者求富,疾者求安,耕者求岁,贾者求息,祈生者求年,未子者求嗣”,而“压石”就是香社最具特色的习俗,求福者“压福”,求嗣者“压子”。
在泰山的每一条游览路线和各个游览景点,我们都能看到用大理石、花岗岩、汉白玉等山石制成的长条形“泰山石敢当”,这是泰山山石崇拜的一个遗俗。这种习俗在世界各地的华人中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秦汉时期,人们把石敢当作为一种灵石,驱邪避祸,以镇风水。到了五代,出了一个以死保卫晋高祖的石敢,人们十分崇尚他的英雄行为,以为他能逢凶化吉。明清时代,灵石“石敢当”与人物“石敢”融为一体,成为泰山山石崇拜的一个物象。它是一个集驱邪避祸、祛病纳福,招财利市、佑主加官进爵于一身的“包治百病”的万能福神,是佛,道文化的归流。
泰山,这座中华文化的宝典,那一块块奇妙的山石就是它那博大精深的词汇的最详尽的注释。读懂了每一块石头就读懂了泰山,就真正理解了“五岳独尊”,登泰山而小天下。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