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较发达地区更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11
第9版(理论)
专栏:

  较发达地区更须重视精神文明建设
王同元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任何问题必须放到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考虑。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是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我国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多方面的深刻变革。它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有利于促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多年来,我们党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有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联系新的历史条件,来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问题。当前,各地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精神文明建设,要开拓新局面,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但是,现代化建设不单是发展经济,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的过程。这不仅需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还须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邓小平同志曾明确指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既要防止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空谈精神文明的倾向,也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求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推动作用。人类社会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发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传统走向现代化,这种历史的更新和进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国社会现在正处在一个变革时期,物质文明建设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上,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和模式,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对接仍在整合、探索之中,这更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就物质文明建设的主体即人来说,思想观念、人生观、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日益趋向多层化、多样化,这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和精神动力的支持。
充分认识围绕经济工作搞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工作思路。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只有在推动经济建设和促进改革开放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显现自身的重要地位,也才能使自身获得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应努力防止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两张皮”现象,大胆探索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物质文明建设之中的新路子。
充分认识一把手抓“两手”的必要性。树立全面发展观点,实现两个文明协调共进的关键,是各级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真正做到抓“两手”。一把手抓“两手”不仅是一个工作方法问题,而且是能不能全面贯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有没有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的重大问题。应该把两个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同时布置、同时考核、同时检查,以保证一把手抓“两手”切实落到实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