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民工潮”遐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07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民工潮”遐想
李峰
在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的对进城民工思想道德教育的调查中,笔者曾听过十多个大中小城市有关领导介绍的情况,看过十四个用工较多的企业,还先后和四百多位民工进行了座谈。站在“民工潮”头之中,听、问、议,不禁引发种种遐想。
“民工潮”给城乡创造了巨大财富,也给城市带来了“泥沙”,影响城市的安全和管理。要扬其利避其不利,需要对“民工潮”进行人员过滤和思想净化。人们看关于“严打”的电视新闻,屏幕上的罪犯好多来自无序流入城市的无证、无业、无固定住处的“三无”“盲流”。堵“盲流”需设两道网:第一道是“合同网”,由城乡有关方面签订劳务输出和输入合同,使民工都变为有序流动。第二道是“封门网”,用工单位和房主对“三无”者一律禁用、禁住。这两道网具有优化和安全功能。如果城市把建立这两道网列入本地行政管理条例,那它就具有了权威性。
“民工潮”的流向是个大问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有的大中城市的民工用量已处于缓升、停升或下降状态。民工应更多地向发展快的中小城市和乡镇流动。据报道,“九五”期间我国要把目前五万个建制镇中的一万个,建设成为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现代小城镇。这将可容纳约三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关方面应当为那些农民指路搭桥。
农民进城谋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银行和世界资源研究所去年共同提出的报告说,一九七五年城市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到二○○五年将增加到三分之二。有关资料还记载,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之交的年代,世界大约只有百分之五的人生活在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到一九九五年,发达国家超过一百万人口的城市由四十九个增加到一百一十二个,发展中国家由四十三个增加到二百一十三个。城市人口增加如此之多之快,一个重要因素是农民进城谋生。这种情况表明,“民工潮”既是社会经济和社会进步发展规律的一种表现,同时也表明了一种共同的社会心态:“人往高处走”,城市生活优,农民挣钱向城流,市民择业谋高酬(收入低的苦、累、脏活转给进城民工)。
“人往高处走”之“高处”,当然不只包括物质生活方面的“高处”,也还包括思想、道德、情操、文化等精神文明的“高处”。一般来讲,城市文明对于农民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这同时也就意味着,“民工潮”对城市的冲击,对于城乡交流,城乡变革所发生的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民工队伍的素质高,可以传播文明,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素质低,则可能给两个文明的建设带来一系列麻烦。针对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对进城民工加强管理,加强法制,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其思想觉悟和文化素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人民的精神文明有更高的要求。它集中表现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树立“三观”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笔者认为,那种为调动人们完成某种任务的积极性而进行的日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不能代替“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科学理论能够帮助人们懂得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应当低估包括成为企业领头人的民工在内的基层干部和有一定思想文化水平的群众对科学理论的接受能力。当年马克思的著作就是为武装工人阶级而写的。我国许多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作家和名记者,就是从农村和农民中走来的,也是由科学理论逐步武装起来的。
如果说中国社会制度下的“民工潮”有自己的特色,那么,党和政府及企业有组织地引导民工有序流动,关心民工的工作、生活和思想、道德、文化技术教育,都闪着特色之光。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