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我国国家预算是建立在可靠的、稳妥的基础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4-07-04
第2版()
专栏:

我国国家预算是建立在可靠的、稳妥的基础上
王镜芝
在国家过渡时期总任务光辉照耀下所制订的一九五四年度国家预算,已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批准了。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充分反映了党和政府进一步发展国民经济,保证重工业优先增长的政策,反映了党和政府对提高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关怀,并保证国防力量的巩固和加强。

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的特点,是收支建立在可靠的、稳妥的基础上。
国家预算建立在可靠的、稳妥的基础上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国家预算收入的主要来源,来自社会主义性质的企业收入。一九五四年国营经济缴款在国家预算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已由一九五三年的百分之六二点六,增长到百分之六三点五八。假使加上合作社经济和公私合营经济的缴款,那末,就占到预算总收入的百分之六九点○七。
私营工商业和农民,为了满足国家财政的需要,它们也有义务缴纳一部分税款作为国家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巩固国防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支出。同时,国家借助税收也有利于对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和农业进行社会主义的改造。虽然如此,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中农业和私营工商业所缴的税款所占的比重,比一九五三年已有减少,只为国家预算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八点八三。比重显然下降了。应该指出:单单从比重还不能全部说明问题,实际私营工商业所缴纳的税款,绝大部分由消费群众首先是工人农民所负担的。
预算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建立在生产和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是我预算基础稳固的又一个标志。
在我国,生产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这里的国民经济根本没有危机,而是不断地上升。国民收入主要部分的分配,完全是为了迅速扩大再生产和提高人民的福利。因此,这就保证了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
这不但从理论上而且从实践中都已得到了证明。几年来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和商品流转额的增长比例都是很大的。全国工业生产总值一九五二年比一九五一年约增加百分之二八;粮食总产量增加了百分之一四,棉花增加了百分之二四;国营商业销售总值增加了百分之六二。一九五三年比一九五二年全国工农业总产值预计增加了百分之一一点四
(按不变价格计算),国内贸易的商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约百分之二○。一九五四年工农业的总产值,将比一九五三年增长百分之一二点六,商品零售总额将增加百分之一三点八。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产品成本也在系统的降低。一九五四年各部门降低成本的指标是:国营及地方国营工业降低百分之五点二,铁道交通运输降低百分之五点三,基本建设中的施工安装费用争取降低百分之八,国营商业贸易流通费率降低百分之一三点七。生产规模的扩大和成本的降低给国家提供了巨大、可靠和稳固的财政资源。
在生产发展基础上,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一九五三年整个社会购买力提高百分之二十。一九五四年整个社会购买力将提高百分之十三点八。在劳动人民收入不断提高的基础上,劳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就不断地提高。劳动人民生产积极性的不断提高,是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可靠的因素。

由于预算基础的可靠和稳固,就保证我国预算收入每年都有增长。假使以一九五○年国家预算收入为一○○,则一九五一年为二○四点六三,一九五二年为二七二点六,一九五三年为三六九点七二(其中包括上年结余),一九五四年为三九五点六四(包括上年积余在内)〔注一〕。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收入较一九五○年增加将近四倍。国家预算收入增长是建立在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缴款的优先增长,私营工商业及农民缴纳的税款则相对的降低。这种情况是和我国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国家预算收入增长规律见下表:年 度一九五○一九五一一九五二一九五三一九五四(计划)国营企业和合作社缴款占国家收入的%三四点○八四九点三五五六点三三六六点三一〔注二〕六九点○七〔注三〕农民缴款占国家收入的%二九点六三一八点一七一七点○八一三点四八一三点四三私营工商业缴款占国家收入的%三二点九三二八点六六二四点○六一七点○二一五点四○预算收入的增长是由于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缴款的优先增长,这就保证了国民经济计划所规定各项措施的及时拨款,使得有可能以大量的货币资金用来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居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以实现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

国家预算收入的增长不但适应而且还超过预算支出的增长。我国预算不但没有赤字,并且每年在执行中还有节余。比如,一九五二年国家预算的执行,盈余在三十万亿元以上,一九五三年年终为止,结余四二八、二七○亿元,一九五四年批准数收入超过支出为二五二、五○八亿元。
预算收支平衡是我国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同时,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也保证了我国预算收支的相互适应。所以预算收支平衡是我国预算必然具有的特点,同时也是我国预算对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所具有的特点。我国预算收支本身是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国家预算支出的增加,就必然促使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民收入的不断扩大,因而预算收入也就随之增长。伴随预算收入的增长,国家预算支出才有可能增加。没有可靠和稳固的预算收入来源,大规模的资金支付就缺乏应有的保证,而没有预算支出的合理分配和节约的使用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预算收入的增加和巩固也就成为不可能。
同时,为了实现国家预算的任务,也必须坚持收支平衡的原则。我国预算的编制不是像资本主义国家预算一样,采用量出为入的办法,而是以量出为入和量入为出兼顾的平衡原则进行的。这就保证国家预算有更大的可靠和稳固性。
国家预算的平衡和收入超过支出就促使我国货币流通的巩固,人民币购买力的提高,国家财政稳固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计划顺利的完成。

在资本主义国家,情形完全相反。它们预算的基础是不巩固的。
在帝国主义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们国家的全部活动完全服从于垄断组织的利益,它们国家预算收入的来源建立在税收的基础上。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国家表现在经济上的存在,就是税收。”(马克思:道德的批评)现在资产阶级国家的居民税收经常占到资本主义国家预算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其绝大部分不是垄断资本家的骇人的庞大利润,而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日见下降的收入。税收剥夺了工人阶级工资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并且逐年增加。在美国,低收入纳税人口部分的纳税额从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八年增加了四倍,而高收入纳税人口部分的纳税额减少了百分之四十四〔注四〕。美国人民现在单单为了支付国债的利息每年就得花费六十八亿七千五百万美元,这个数目超过美国政府各部(国防部在外)行政经费的总和〔注五〕。
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预算收入是从生产范围以外通过额外剥削形式取得的,故其基础是不巩固的。这种本来就不巩固的预算基础,加上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危机,大量失业工人的存在和增长,以及在业工人工资的急剧下降,就使得国家预算基础更加动摇。
资本主义国家预算的规模虽然也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它是由庞大的军事开支及国家暴力机关维持费所决定的预算支出的首先增长引起的,这种支出的增长是非生产性的,因而就使得预算收支不相适应。预算支出经常大于其收入,慢性赤字是资本主义国家预算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腐朽的明显标志,同时也是促使资本主义内在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重要因素,从一九一四年到一九四八年的三十五年过程中,赤字预算在美国有二十四次〔注六〕。赤字预算在近几年来发展更为严重和普遍。美国在一九五一—一九五二财政年度,赤字为四十亿余美元,到了一九五二—一九五三财政年度,赤字即跃至九十三亿余美元。在一九五三—一九五四财政年度的头半年中(到一九五三年十二月底),赤字就高达九十亿余美元。〔注七〕
资本主义国家预算赤字的急剧增加,是资本主义国家预算不巩固的集中表现。预算赤字带给资本主义国家的是货币流通的不稳定和动摇,以及劳动人民的进一步贫困化。

但是,假使认为我国预算基础是可靠的,稳固的,因而对国家预算的执行抱着万事大吉的态度,这是不正确的。全体人民和各级政府、财政机关、企业单位应该积极努力使各项收入及时和全部收进,并严格节约使用预算资金。而完成国民经济计划和税收计划,加强财政监督和严格财政纪律,对实现这项任务有很重要的意义。
国民经济计划是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指针,它指导着各种经济的活动有计划地发展,并使之符合于国家总任务的要求,胜利地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国民经济计划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完成,就能保证国家预算收入计划的实现。比如,成本计划的完成,就保证国营企业实现对预算所负担的利润缴纳任务,而生产和销售计划的完成,则是实现国家商品流通税计划、货物税计划的首要条件等等。因此,就必须充分动员广大职工和人民,继续贯彻增产节约运动,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努力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并在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条件下,降低产品的成本,完成和超额完成国民经济计划。
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完成和预算基础的巩固,还必须加强财政监督,严格财政纪律。财政监督对保证生产的不断增长,改善企业经营有重要意义。国家财政监督主要是通过财政机关和银行在动员收入和拨付资金过程中进行的。预算执行中的监督应该促使企业完成本身的生产、销售、成本和利润等计划,及时和全部的完成本身的缴纳任务,并有效的使用资金。
所以,保证预算的实现,就要保证国家预算收支按计划完成。这就需要财政机关、企业部门、业务部门以及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任何对国家预算采取不负责任的态度,都会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影响国家预算的实现;或者是在这一部分突破了预算支出的数目,或者是在那一部分削减了预算收入的数目,而其结果都会破坏国家预算。当然,我们既有这种客观可能性,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下,就一定有信心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
注:一、一九五三年和一九四五年数字是根据薄一波“关于一九五三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和邓小平“关于一九五四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摘要)”换算的。
二、其中包括公私合营经济的缴款。
三、同上
四、新华月报,一九五三年第十号,第一六○页。
五、新华社新闻稿,一月二十五日,第七五四页。
六、季亚琴科:“国家预算”苏联大百科全书选译,人民出版社版,第十二页。
七、同注五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