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阅读
  • 0回复

赞“打工妹阚祥娟基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10
第4版(要闻)
专栏:人民论坛

  赞“打工妹阚祥娟基金”
李峰
常州国棉二厂的厂长李俊伟和党委书记吴群毓等几位党员干部,拿出他们几年超额完成承包任务所得的二十万元奖金,设立本厂“打工妹阚祥娟基金”,以奖励厂里每年从民工中评选出来的佼佼者。
阚祥娟是筒子工,干的是累活,脚不停手不闲,眼不走神心不溜号。天天这么干,一干就是十二年,年年向工厂、国家送上一份超额百分之十左右的厚礼。前年她回农村老家生孩子,党委书记带着工厂的八千元奖金去看望她,以减轻她那八口之家贫困生活的压力。她说,工厂用钱的地方很多,她绝不能要这钱。党委再派工会主席去送,还是一个硬塞,一个死活不要。直至小阚不得不留下三千元,这场“僵局”才打破。
厂里领导干部认为,如今给奖金不要的人自然难找,但也不提倡。不过,假如厂里占三分之一的进城民工都像阚祥娟一样,家在农村心在厂,十几年如一日,爱岗、爱厂、爱国家,工厂何愁竞争不胜?何愁“两个文明”不发光?阚祥娟基金就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成立的。阚祥娟暂时留下的那三千元又放进了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基金里。
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基金,多属名人或由名人出钱。基金以先人命名者,则多为后人用其遗产或有关社团、豪富等方面赠款而设。阚祥娟一非名人,二非长者,而是穷人、年轻人。出钱设基金者是拿低工资的基层干部,而且还躲在了那基金的荣誉和利益的后面。所以,这基金数量不多,分量很重,闪射的独特光彩,国内外尚为鲜见。
谁也没想到,阚祥娟基金之光迅速穿越了工厂的围墙。在常州市总工会等方面的组织领导下,这两年已有四十名进城民工获得了阚祥娟基金。阚祥娟爱岗、爱厂、爱国家的形象,成了常州四十多万进城民工心目中的“模特”。
党的十五大指出,我们这个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的农业国,要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这就需要提高进城民工的素质,塑造由农民变工人的形象。笔者在去年和今年参加全国政协常委会的调查中发现,与打工妹阚祥娟基金交相辉映的,广东中山市和佛山市已有进城民工当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很多进城民工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数不清的民工下班后走进大专班、中技班、短训班伏案“硬啃”苦读。北京、上海专为他们服务的管理人员已各有一万人左右。有远见的领导者,纷纷向进城民工伸出了关怀之手,加大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可以相信,民工队伍中一定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