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花园之国喜迎远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14
第2版(要闻)
专栏:通讯

  花园之国喜迎远客
本报记者于青
有一位新西兰人,名叫路易·艾黎,70年前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在华生活60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突出贡献,为增进中新两国人民友谊发挥了独特作用。邓小平同志曾赞扬他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10天前,路易·艾黎百年诞辰纪念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应邀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和参加中新建交25周年纪念活动,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来到这位新西兰人民友好使者的故乡。
几天前刚刚宣誓就职的新西兰女总理希普利称自己与路易·艾黎是同乡,在纪念中新建交25周年招待会上,她在致词中3次提到“路易·艾黎”这个名字,并认为他是新中人民交往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她说:“李瑞环主席是我以总理身份欢迎的第一位贵宾,我把这视为一种良好的预兆和中国对新西兰具有重要意义的象征。”
在为期3天的访问中,李瑞环主席参加了中新建交25周年纪念活动;向朝野各界人士转达了中国人民对新西兰人民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同新西兰领导人和多位政界人士举行了会见,就双边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地交换了看法,达成了广泛的共识。此行达到了加强友谊、增进了解、扩大合作、促进中新关系全面发展的目的。所到之处,令人深切地感到新西兰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具有坚实基础和广阔前景。新西兰总督博伊斯说,他的好朋友就是首任驻中国大使,他的女儿去过中国,作为旅游者乘火车去过中国许多地方,关注中国的新西兰人正在增多。
12月22日是中新建交25周年纪念日。25年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合作关系都得到稳步发展。两国领导人互访增多,并在各种国际场合进行频繁接触,促进了彼此间相互了解与合作。两国民间交流发展迅速,迄今已有13对省市和1对港口建立了友好关系。两国在亚太经合组织和东盟地区论坛等国际和地区组织中也保持着良好的协商与合作关系。最近一年来,新西兰政府多次表示重视对华关系,反对遏制中国。今年7月,新西兰政府派政府要人参加有关香港回归的各项活动;8月,中新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市场准入谈判达成协议,使新西兰成为与中国达成协议的第一个国家;9月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南太论坛会议上,新西兰在涉台问题上支持中国的有关立场,重申继续奉行“一个中国”的政策。新西兰外交贸易部长麦金农对李瑞环主席说,新西兰总理人选最近发生变化,但新西兰对中国的友好合作外交政策不会变化。
记者注意到,第一位迎接李瑞环主席的新西兰政府官员是商业部长,陪同李瑞环主席访问时间最长的官员是海关部长,这不能不说也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中新两国已成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新西兰羊毛的最大买主。近年来,两国间双向贸易投资呈显著增长趋势,新西兰是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希普利总理日前会见了来访的中信公司董事长王军,欢迎他们在新西兰的林业投资。新西兰在华投资项目已达300多个,涉及酿酒、水泥、钢铁、牛奶制品和房地产等领域,特别是对中国中西部地区小规模的扶贫项目,收到了较好的成效。中国幅员广、发展快、市场潜力大,新西兰在农、林、畜牧业等方面具有优势,两国经济各有特色,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互利合作潜力巨大。
中新两国相距遥远,在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等方面有不少差异,但中新关系走过了25年顺利发展的历程。中新关系的历史给人许多有益的启示:国与国相处,必须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实际国情、历史传统,尊重对方人民的意愿和政治选择;必须平等相处,互通有无,互利互惠,谋求共同发展;必须加强交流,多交往、多对话,以求增进了解,消除误会;必须求同存异,承认世界的多样性,寻求共同利益和普遍遵循的原则。
新西兰国土面积略小于英伦三岛,其人口为后者的约6%,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素有“花园之国”美称,全国建有许多海洋公园、森林公园,11个自然保护区占国土面积的41%。在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课题紧迫地摆在人类面前的今天,新西兰在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方面有许多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为纪念中新建交25周年,两国联合发行一套两枚邮票。图案分别是中国玫瑰和新西兰月季。两花同属蔷薇科,在新西兰同称“ROSA”。时下正是新西兰玫瑰、月季绽放之际,绮丽多姿,清香醉人,好像在让远方客人来分享这美好时光,也好像在预示中新两国友好合作的明天如花似锦。
(本报奥克兰12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