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鸟的世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11
第12版(副刊)
专栏:

  鸟的世界
杨栋
鸟,是大自然的歌手,鸟语就是大自然的音乐和诗歌了。
山村里的鸟除了麻雀,就数燕子多了。村人对燕子很爱护,说它吃庄稼的害虫,常吓唬孩子们不要去玩燕子,会坏自己的眼睛。有时光屁股的小燕掉下来,也要送回燕窝里去。有人说人是和鸟学会语言的,古代有个公冶长就懂鸟语。李渔也说:“花鸟二物,造物生之以媚人者也。既育娇花嫩蕊以代美人,又病其不能解语,复生群鸟以佐之。”民谚曰: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爱鸟也是在爱生命了。巴金写过一篇《鸟的天堂》,有棵大榕树上有许多鸟儿作窝,农民不许人捉它们,走到哪里,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起来,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乡村和山野就是鸟的天堂了。我小时在山村长大,森林里的鸟音美如笙簧,每到春天,花树缤纷,鸟语呖呖,莺歌燕舞,是很叫人迷醉的。小伙伴们唱着稚朴的儿歌:黄麻雀,尾巴长,剪掉尾巴嫁和尚,和尚没有屋,何不嫁叔叔?叔叔耳朵聋,何不嫁裁缝?裁缝针线慢,何不嫁只燕,燕会满天飞,何不嫁只鸡?……在童心里,黄雀儿是一个待嫁的漂亮姑娘了。
古书上说百鸟是羽人氏造化的,“吉子鸟声如大夫,鹦鹉鸟声如女儿”。许多朱门贵族皆喜养鹦鹉,是喜欢她的媚态和娇语了。唐明皇的鹦鹉名“雪衣娘”,他与贵妃下棋时,此鸟见他稍不胜,“即飞入局中,以乱其行列”,鸟竟能知棋道,真是神乎其神了。招人喜爱的还有鸽子,东坡诗“去年柳絮飞时节,记得金笼放雪衣”,鸽子在他如雪衣仙子般可爱了。小时见白石老人画的和平鸽,真想养一只这样的鸽子。鸽“羽毛五色,相间为文,聚如绣锦,散如落花”,古人曾以之作信使,因为鸽生性“雌雄不单飞,雌飞不逾百里,旅人多携雄鸽远出,数千里外,终日可至,其性恋巢,故中途不肯留连”。
神话传说中许多鸟是人所化,炎帝女化为精卫鸟,蜀王杜宇化为杜鹃鸟。诗人常以鸟寄托情思,高尔基写《海燕》歌唱革命者:“乌云和大海之间,骄傲地翱翔着暴风雨的报信者——海燕,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写出了对战斗的渴望。诗人雪莱写的《致云雀》诗情澎湃:“你好呵,欢乐的精灵,你绝不是一只鸟,你是从天庭或天门,倾吐你的怀抱,倾吐出无穷无尽,不假雕琢的曲调……”济慈的《夜莺歌》更是千古绝唱。诗人徐志摩说:“诗中有济慈的《夜莺歌》与禽中的夜莺一样的神奇,除非你亲耳听过,你不容易相信树林里有一类发痴的鸟,天晚了才开口唱,在黑暗里倾吐她的妙乐……”夜莺在欧美被当做爱情的象征。在乡下表示吉祥的鸟还有鹤,村里人寿材上画“驾鹤西游”、“鹤衔芝草”,也是仙逝之意。
孙犁先生在青岛养病时也喜欢过黄鹂,他见有老头卖鸟时感慨:“我想,这种鸟儿是不能饲养的,它不久会被折磨得死去,这种鸟儿,即使在动物园里,也不能从容地生活下去吧,它需要的天地太宽阔了。”又说:“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的。”先生是在借鸟谈人生哲理了。冯骥才在一篇散文中写过珍珠鸟,他写作时鸟竟在他肩上睡着了,他因此说“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我又想起柯灵先生写他在德国的经历:他在柏林见成群美丽的白鸟绕着人群低飞,人们站在桥上,倚着镂花的铁栏杆,把面包撕成小块轻轻抛起,给白鸟送食粮。一个德国人告诉他说:“是海鸥”,“我不知道它们怎么来柏林的,可是我知道海鸥爱音乐,它们晚上就宿在咖啡馆的屋檐下。”
古人云“好鸟枝头亦朋友”,这是有真知灼见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