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社区改革有“好棋”——来自石家庄市的报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19
第3版(政治·法律·社会)
专栏:

  社区改革有“好棋”
——来自石家庄市的报告
本报记者何伟
河北省石家庄市社区改革在全国先走了一步。
打破条块分割,放权于街道,构筑“二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的城市管理新体制,这大胆的一步,被中央领导称赞是一着“好棋”。然而,石家庄的先行者们却谦虚地说:这一步是逼出来的。
  (一)
在石家庄建设文明城市的日志上,有两件事情令市民脸上无光:发生在街头的节日“花盆被盗”事件和发生在省招商洽谈会上哄抢“广告伞”事件。
尽管两起事件迅速处理,但由此引发的市领导的思考并没有结束。城市“壮大”中暴露出管理上的“盲区”越来越多:
施工的到处乱搭,叫卖的满街乱摆,算卦相面的到处乱串;溜门撬锁危及着居民的安全,房前屋后污水横流,臭气熏天……
老百姓反映强烈,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呼吁的这些问题把社区提前推向改革的潮头。
诸多社会问题该谁管又如何管?城市管理的“最高层”——市级政府责无旁贷,可问题在于“最高层”难得看见发生在百姓身边的“琐碎小事”。作为城市管理最敏感的“触觉”——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倒看得见,却又管不了。他们抱怨,“都说街道是一级政府,其实空架子一个,连修建一个厕所、砍掉一棵坏死的树的权力也没有”。难怪群众讥讽“办事处不办事”,顶多管管“灭老鼠,打苍蝇”。
“社区改革的核心就是将城市管理的部分职能下放到以街道为主的社区,解决管得了的看不见,看得见的管不了的怪现象。”市区工委办主任孙万勇介绍。
无权办事,无钱办事,无人办事,正是石家庄社区改革所要解决的课题。
  (二)
一次次走街串巷的调研,一场场求真务实的讨论,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意见》于去年6月出台。其宗旨是:
——权力下放、重心下移,扩大街道办事处管理权限。市级沿规划、市容、环保、环卫、园林等9条线向区级下放24项管理权限。办事处建立财政所、工商所和综合执法队。
——充实街道办事处干部力量。通过社会招考,到居委会任职的260名文化较高、年富力强的专职干部,已全部上岗。
——加快社区服务硬件建设。全市大部分街道办事处建成社区服务中心,具备了下岗再就业、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家庭教育、治安保卫等功能。
放权,作为这场改革成败的关键,对掌权单位是不小的“阵痛”。起初,个别部门在放权中“真戏假做”,放虚权不放实权,放小权不放大权,放办事权不放理财权。
“权力放下去了,我们干啥?”有的部门不情愿。
“上边有精神,我们部门不能放。”一位局长拿着主管部门的一份文件拦在路中。
改革面临严峻的考验,分管社区改革的市委副书记甄树声午夜召集协调会,面对面交锋。几经磋商,反复开导,像“挤牙膏一样”,将该放的权都下放了。
市园林局计划将旧石太路基改造成“绿色风景带”。他们兴师动众投资上百万元,植树4万多棵,可是,权力没下放,“前边有人栽,后面无人管,稀稀拉拉没留下几棵苗”。实行管理新体制后,这条“绿色风景带”很快绿了起来。园林局长深有体会地说,“权不放不行,放慢了不行,表面上放了,实际上没放更不行。”
工商局放权也经历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开始人们总担心权力下放之后,队伍会散了,管理会乱了,市场会垮了。实践证明,放权改善了工商管理机制,许多难管、漏管的“死角”迎刃而解。
  (三)
“安全了,方便了,整洁了,舒适了。”改革启动一年来,效果如何?群众这四句话该是最权威的。
市、区、街三级责权利的关系理顺之后,街道办事处由弱变强。过去,若问办事处是干啥的?回答往往支支吾吾。现在他们的回答豁亮多了:办事处是管落实的。
新华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大街小巷自发形成了许多“马路市场”,虽经多次取缔,但几番死灰复燃。办事处执法队组建后,令这个区领导最头疼的这类问题很快解决了。他们先筹措资金制作统一整洁的交易柜台、棚亭,后组织搬迁,统一管理,市场由脏乱差变成洁齐美。
“新生事物”综合执法队的设立使社区内的经营者乐开了花。改革之前,市直有关执法部门多头执法,“八路大军”下基层,互不通气,吃拿卡要屡禁不止。办事处设立了由工商、税务、物价、卫生、公安等部门组成的综合执法大队后,协调联动,成为商家的“保护神”,商家乐滋滋地说:“可省了我们不少麻烦。”
在强化社区管理功能的同时,改革更促进了服务功能的落实。在谈南路办事处的社区服务中心,一群脖子上挂钥匙的孩子引起记者的好奇。原来,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吃午饭是个难题。社区便请了一位退休职工,开设“小学生饭桌”,天天变花样,顿顿饭菜香,还配备了午休室和游戏室。那些身边无子女的老人告诉记者他们有了“护身符”。这是社区服务中心为他们安装的“救助电话”,一头连着鳏寡孤独老人的家,另一头连着志愿者。
社区连万家,情系你我他。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忧有所抚,残有所助,困有所帮。家庭、单位、社区已经成为石家庄市民最重要的场所。一度失落的办事处、居委会也找到了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近日,河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在全省推广石家庄社区改革的成功经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