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重庆:架桥筑路铺坦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0
第1版(要闻)
专栏:省区市的“得意之笔”

  重庆:架桥筑路铺坦途
编辑点评
古人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里一指川北的剑门古道,另一指川东天险长江水道。虽然作为“川东”的重庆已从“蜀”的狭义诠释中走了出来,然而行路难,仍然是兴“渝”的桎梏。可喜的是,今年以来,重庆市在道路桥梁建设上捷报频传。新一届重庆市的领导班子在历届班子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的基础上,加大了交通建设力度,使1997年真正变成了“交通建设年”。
重庆道路桥梁建设大面积丰收的实践启示我们:一是任何地方的经济都有自己的关键点,抓住了关键,也就抓住了当地经济振兴和起飞的“牛鼻子”,这样也才能集中精力和财力办一些大事。二是要抓与老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切身相关的工程,也就是“民心工程”。老百姓能数得出一级政府所办的“实事”,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也就增强了。
本报重庆12月19日电记者李维平报道:一踏上新重庆的“版图”,便能感受到一种上下一心、热火朝天架桥修路的热烈氛围。一年到头,无论你是从机场路、成渝高速路驶进山城,还是从川北、川南或邻省进入重庆,都可看到干部群众顶酷暑、冒严寒架桥筑路的感人场面。
重庆新区划包括了从老区划沿长江下行的700多公里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总面积有8万多平方公里。长江两岸,相当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沟深,经济极不发达,人民生活贫困。架桥修路、脱贫致富,成为这里人民群众世世代代的梦想。
12月初,记者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坐船顺江而下,一路上涪陵长江大桥、丰都长江大桥、万县长江大桥那造型各异、宏伟壮阔的“身影”不断映入眼帘。在1997年重庆竣工的5座长江大桥中,这3座大桥的经历最不平凡。涪陵、万县两座大桥直接关系国家交通大动脉的畅通和移民工作的展开。两市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动员一切能动员的人力、财力,终于保证今年如期通车。丰都长江大桥更有说不完的故事。围绕这座“鬼城”的移民迁建,县委书记高荣淼动情地介绍了全县人民不等不靠国家移民资金的分期投入,完全靠全县人民一分一厘的集资款,硬是建成了这座被老百姓称作“移民桥”的关键工程,从而保证丰都全县移民工作提前往长江对岸启动。
在重庆最偏远的巫山、巫溪两县采访,他们最感到自豪的就是自筹资金改建了上百公里的路面。驱车从奉节县进入不靠江边,又远离重庆600多公里的巫溪县时,记者看到两县人民冒严寒硬化这段80公里路面的艰难工作场面。路是在山腰上硬劈出来的,一边是千尺深渊,一边是巨石陡坡,修路的艰难可想而知。
国家和重庆市为了加快改变三峡库区交通落后的状况,每年都划拨专款,加上重庆市自己在海内外的招商引资,重庆在架桥修路的工作上已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局面,每年用于交通建设的资金都在几十亿元以上。为了全面推进这项工作,直辖市政府成立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将今年确定为“重庆交通建设年”,还出台了一整套投资交通设施的优惠政策。目前,联通各地市县的骨干通道和打通库区与周边各省进出通道的数十项工程相继开工,渝长路、渝黔路、长涪路、永铜路等在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支援下,进展顺利。
重庆市政府在加大力度改善库区交通环境的同时,也加大力度改善重庆市内的交通设施,进而树立一个更好的引资形象。历时8年,于去年开通的环绕渝中半岛的长江、嘉陵江滨江路综合整治工程成为新重庆的一道新景观和标志性工程。这项临江而架,依山而筑的高架桥式的宏伟工程,由嘉陵江滨江路、长江滨江路和朝天门隧道组成,全长12.34公里,总投资12.9亿元,是集交通、危岩滑坡治理、污水截流、沿江码头设施改造和绿地广场建设于一体的综合整治项目。四至六车道的滨江工程一开通,使江边死寂的贫困带,也有了致富的生机。
据重庆市建委和交通局介绍,“八五”以来,历届市政府在抓紧规划新重庆范围内的重点交通建设工程进度的同时,还围绕改善主城区的交通设施做了大量工作,除嘉陵江、长江滨江路外,还开通了朝天门隧道、菜园坝立交桥、菜园路、陈谢路陈大段以及人民广场、菜园坝广场等一批城市交通设施,还加大投入,解决了疏通川黔路“肠梗阻”的李家沱大桥通车问题。同时,用几个月时间抢修出了袁家岗立交桥工程,缓解了成渝高速路入城塞车的矛盾。目前,黄花园大桥、解放碑购物广场和鹅公岩大桥、嘉陵江复线桥等一批人民群众关心的工程正在紧张兴建或即将开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