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电信:做大了“蛋糕”谁来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0
第8版(摄影·文摘)
专栏:

  电信:做大了“蛋糕”谁来吃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邮电部就把电信业务这块“蛋糕”做大了。
由于电信的高速发展,使邮电部门刚摆脱通信滞后造成的困窘,却又一下子陷入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中,据邮电部电信总局透露,在我国现有的100多万条长途电路中,只使用了20多万条,使用率不到20%,很多城市从过去的“无号经营”到“有号难放”似乎只是一夜之间的事。“蛋糕”做大了谁来吃,成了我国邮电部门当前的首要问题。为此,邮电部电信总局已在光缆本身的电路业务基础上,开通了用光缆传输信号的移动电话、BP机异地漫游,以及7号信令、同步网信号、数据通信、图像通信和用一部分线路为国家信息化建设提供“路基”,尽量把“蛋糕”做出新“口味”来。然而这些刚开展的新业务,不可能一下就吸引那么多需求,当前光缆惊人的扩容潜力反而成了一只难以喂饱的老虎。
不仅如此,有条件的部门,如广电部门自己独立建有线电视网。从技术上讲,广电和邮电在网络上的传输体制和结构不同,广电专家认为,广播节目占用一个频道可能就是几十年、上百年,建一个网可以在技术、服务、价格上给用户更好的保障,而租用线路只能受制于人。
最近,银行已经准备不再继续使用电信的网络,而逐步建立自己的网络。
看来,电信想让别人不做“蛋糕”已经不可能了。市场经济不单单赋予了用户选择产品的权利,还赋予了他们选择服务的权利。在产品领域供大于求的时候,能不能给予用户更优质的服务,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而且,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必然有越来越多的信息业务是交叉相融的,那就更要看谁能竞争到用户,如何争取用户。国家信息工作的“九五”规划早已明确了我国信息化建设要“一个平台、三个网”,即在互联互通的交换体制下,建设邮电、广电、计算机三个网。其实,邮电要把自己的“蛋糕”推销出去,更多地还要“眼光向内”,立足做好自己的“蛋糕”,率先去经受市场经济风浪的冲击,加大力度发展增值业务,从观念上、作用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进一步讲,要变“坐商”为“行商”,向买方市场要效益。如果能做到市场有多大就开发利用多大,在一些和其它部门的交叉业务上占更大的份额,也就不愁“蛋糕”没人吃了。(摘自《经济日报》刘晓峰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