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华夏兴汉语热——记兵库县第六届日本人汉语讲演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1
第3版(国际副刊)
专栏:

  华夏兴汉语热
——记兵库县第六届日本人汉语讲演会
李彦春
身穿大红织锦旗袍的广濑真知子一走上台就抚着旗袍说:“是在北京的王府井买的,第一次穿上它面对大家,真不好意思。我喜欢中国,喜欢中国民族服装。今天,我给大家讲演《让爱洒满人间》……”兵库县第六届汉语讲演会在广濑耀目服装的亮相中开始了。
一脸稚气的山口真辉,这个神户外国语大学的学生,开口即检讨自己因一事引发的想法:“我不愿意被日本人误认为我是中国人。”她说,在她家附近的一家廉价商店里,她和父亲正在选购时进来几个中国人,店员立刻敛起了笑容,非常傲慢无理地对待同是选购的异国人。她听清了店员咕哝的脏话,顿时怒火中烧,她很想帮中国人说几句话,并指责店员的幼稚。但犹豫了。父亲鼓励她:“你学汉语为了什么?”她始终缄默的原因是怕店员误认她是中国人,既然怕,就说明自己头脑中存在着与店员一样的幼稚想法——差别意识。这个经历告诉她,是人都有尊严,不能因对方的肤色、贫富、国籍、健康或残疾而降低自己的人格,你在小看人家的同时也撩开了自己内心的丑疤,“轻视别人抬高自己是弱者行为,平等协作才是堂堂君子。”
着黑衣的井上恭子从近日来日本寻亲的43名战争遗孤,打开《战争的责任问题》这一严肃话题。她语气沉重:“日本民间基金会欲把补偿费付给二战中受日本军迫害的外国人,但日本政府拒绝谢罪。我认为,不认错就是逃避战争的责任,不是君子行为。我曾在北京留学,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内陈列的图片资料,让我心惊肉跳,两颊发烧,我不相信日本人在海外做了这样的事,因我从来没听说过。我从小受到的是二战中日本本岛受到美国人轰炸、我们是受害国的教育。纪念馆的事实让我第一次知道:日本是受害国也是加害国。
“日本政府不愿头戴加害国的帽子,那么,谁应该对战争负责呢?谁应该对这43名战争遗孤给予半个世纪的补偿呢?看着他们脸上呆滞的表情,我理解他们复杂的心理,我为他们难过。由此,追讨战争的责任问题非逃避否认而能赖掉的,只有以君子胸怀才能维持世界和平。各位以为我的话对吗?”
21岁的井上恭子赢得掌声,她集勇气、讲演内容、发音荣获优秀奖。
岩井晴美以《瓜子的教训》,讲了一则文化冲突的故事。留学中国前,岩井晴美对中国的概念是:“儒学之国,礼义之邦”。因而,她确立处事准则:“以礼还礼”。一天,一位中国人请她吃瓜子,后问:“好吃吗?”岩井用本国礼仪回答:“太好吃了,真是太好吃了,谢谢您!”其实,她说:“日本人对别人赠送的食品,即使难以下咽,仍会违心道:好吃!”第二天,这位朋友两手提着两三公斤的瓜子喊开岩井房门:“看你爱吃,就都给你吧,如果太重,就邮回国内好了。”岩井看着小山一般的瓜子口袋,心里咯噔一下:“糟了。”但她仍面带惊喜对憨厚的中国朋友连连点头,深深弯腰:“谢谢!我很喜欢。”岩井从中国回到日本已经数月了,那一口袋瓜子仍静静地搁在她的屋角。她总结:“《瓜子的教训》因文化冲突而发生,对我,这不是坏事,它时刻提醒和鼓励我要有勇气融入异己文化圈,才能交心交友,而不是仅停留在清谈浅笑中。作为专门学习中国语的我来讲,只有融入,才能了解,进而真正友好。”
50多岁的公司职员广濑修习中文自有前缘。半世纪前,他的父母作为“满洲铁路开拓团”成员奔赴满洲。战后,父亲被带到西伯利亚;母亲带着他的哥哥辗转一年多时间重返故土。广濑修的母亲对中国的记忆血泪悲怆,刻骨铭心,并把这镂心的一页传给幼子。他说:“我是在半世纪的愧疚中成人,其痛苦与父辈曾使中国满洲地区人民遭受的痛苦一样,怎么释放这痛苦呢?父债子还。”广濑修制订的父债子还计划是:“退休后,到中国教日语和计算机软件课程。”目前,他边学汉语边学日语授课法。他决心已定:人生后1/3为中国的文化经济建设发挥余热。虽然广濑修的汉语发音不清晰、不准确,但在座者仍以掌声表达了被他打动的心情。
日本人学汉语始自隋唐,距今已有千余年。华夏兴,汉语“热”。随近代中国之衰落,日本人不屑再学。即使还有日本人在学,多半也是为征服中国。近20年,汉语在中国经济腾飞的背景下再次升温,日本人再次诵读被他们称之为“那音乐般的发音”的汉语。
据资料,日本5500所中学有300所开设汉语课,在日本关西地区55所大学中,选修汉语人数达5万多人。
兵库县日中友协看到汉语升温对日中友好的意义,遂年复一年办讲演,为学习汉语助势,把帮助学习汉语看做架设日中友好桥。
汉字文化圈的友好之河哟,愿水长流,歌长咏!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