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漂亮的“自选动作”——北京开关厂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4
第2版(经济)
专栏:

  漂亮的“自选动作”
——北京开关厂见闻
本报记者江世杰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很难与新体制下开放的市场对接。然而,北京开关厂以她6年的成功实践,对此作出了否定的回答。
1991年还是亏损大户的北京开关厂,6年来自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经营,1年扭亏为盈,2年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3年以后连年跨上新台阶。仅实现利税一项,去年就比1992年增长13倍多。
“北开”在经营管理与市场对接过程中,出现了许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自选动作”。
      设“用户代表”
今年5月,“北开”决定设立“用户代表岗”。他们选拔任命了6名技术全面、责任心强的同志担任“用户代表”,任务是站在用户的立场上,在从签订合同到产品出厂的全过程中,专门给“北开”挑毛病。厂里还规定:“用户代表”拿“北开”的工资、奖金,享受厂内中层干部的待遇,可以随时向厂长和总工程师反映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更有权对产品出示“红牌”——实施一票否决。当然,他们肩上的压力也很大:如果用户对产品质量或交货时间不满意,“用户代表”将轻则受到处罚,重则解聘下岗。
设“用户代表”是不是“胳膊肘往外拐”?“北开”人回答得很干脆:照我们看来,把产品质量问题解决在生产现场,向用户提供“零缺陷”产品,变事后服务为事前服务,得到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充分信任,这“向外拐”何尝不是“向内拐”呢?
      写“质量心语”
走进“北开”的每个生产车间,都可以看到一块贴着职工照片的展板,在职工照片的下面,是一张写着这个职工对质量问题的思考、认识、承诺的卡片,还有单位领导对这个职工肯定、表扬或鼓励的话语。
为了以“零缺陷产品”、“零缺陷质量”和“零缺陷服务”博得用户的欢心,从而扩大市场占有率,“北开”每年都要开展“质量月”活动。去年“质量月”活动的一项内容,就是每个职工写一条“质量心语”———关于质量问题的心里话。
因为质量意识早已刻骨铭心,所以3000多职工写下了5000多条“心语”:
“时时抓质量,天天有市场”;“日日抓质量,企业效益旺”;“质量是开启用户大门的钥匙”;“以质量之尺,量责任之心”;“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质量重心在设计,质量核心是素质”;“人人争做放心岗,不让问题出在我岗上”,等等。
这些经过职工反复思索,发自职工内心深处的语言,成了职工在本职岗位找差距、订措施、消灭质量隐患的一种力量。高压电器事业部组装班的工人在装触头座时,里面的触指突然掉了出来。工人们没有像过去那样重新装上就算了,而是郑重地向技术部领导反映。经查,问题出在图纸上。厂总工程师很有感触地说:“如果我们的生产工人没有主人翁责任感和高度的质量意识,他们是不会管这件事的。”
      建“厂内特区”
“北开”低压电器事业部在所属的低压板工段,开设了个“经济特区”。这个非法人机构却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和灵活的用工制度,一人多岗,责任明确,工效挂钩。全段19个人早在今年5月就承接满了全年的定货,销售收入达2500万元,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全行业的最高水平,并与国外同行业的水平接近。
其实,这只是“北开”改革内部管理体制的又一个“自选动作”。
1992年前,全厂按照工艺原则划分为13个专业车间,每个车间都没有独立的最终产品,因而各车间和机关处室一样,都只对工作负责而不对最终成果负责,都没有市场竞争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以致经常出现订货合同接不进来,或者接进来又生产不出去的情况。经过认真的分析,他们毅然将存在了40年的车间制取消,成立了开关板、高压电器、中压电器、低压电器4个产品事业部,实现了事业部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物资采购、外协加工到产品定价、销售订货、售后服务、货款回收的全过程经营管理。
事业部制的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迅速、有效地完成了产品结构调整;二是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储备了竞争后劲;三是“分灶吃饭”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