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突不破的“前沿阵地”——二炮某部物资油料处廉政建设记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07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

  突不破的“前沿阵地”
——二炮某部物资油料处廉政建设记事
陈才忠
管钱、管物,联接军地,直通市场的二炮某部物资油料处,背依军营,面对商海,大胆弄潮,洁身自爱,年年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被赞誉为“物质和精神双丰收的先进集体”。
每年采购几百吨物资和油料,经手上千万元资金,在许多商人眼里,处在市场前沿的部队物资油料处是块令人馋涎欲滴的“肥肉”。于是,时刻都有人挖空心思向这个“阵地”发起冲击。
部队进行工程建设时,正值市场物价回落,物资部门摸准行情,抓紧时机,购进了一批优质钢材。半年后,市场价格突变,一吨钢材比原来上涨了近2000元。这时,闻讯上门欲“购”的人络绎不绝。有人提着几万、十几万元现金登门拜访。李广银处长不容商量地说:这批钢材是用于国防工程的,一公斤也不准卖。一位地方工程队的工头以为李处长是想为自己捞好处,就在晚上把钱送到李处长家中。李处长马上把他“轰”出门外,还对他说:“你这人不怎么样,是想用钱把我送进大狱。”说得那人满面羞愧。
1992年,物资处跟河北某加工厂签订了6100公斤的玻璃钢合同。谁知事隔一年,货物尚未供应,市场玻璃钢的价格回落,每公斤减少了4元钱。6100公斤就是24万多元。物资处立即派一名助理员和对方洽谈,提出降价问题。对方表示:给这位助理员12万元,部队虽说是受点损失,有合同在先,也说得过去。这位助理员当即予以拒绝。这家工厂又派人来到部队驻地,找到李广银处长,攀老乡,套近乎,表示可暗中给李处长15万元。李广银说:“老乡情面要讲,但那是私。党的原则更得讲,部队的利益必须讲,这是公。公私必须分明。”对方掂着十几万元现金离开部队时,慨叹说:真有见钱眼不开的人。这一笔合同落实后,为部队节省了24万多元。
物资油料处作为供应单位,购买紧俏物资、上门催货发货,常常有求于人。现在,社会上不少单位都用送红包、甩回扣来达到目的。可部队规定,对这些做法严格禁止。物资处自己也有规定:既要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又不能污染社会风气,损害军队形象。
面对这个近乎不可能的“二难命题”,物资处的同志用“诚实、守信”的军人性格和“勤恳、热情”的雷锋精神赢得了对方的一次次信任,完成了一个个棘手的任务。
助理员王洪岩到北方一个工厂去购买材料时,正值该厂生产的这种材料短缺,要货的人排着队。不少人通过送“红包”、请吃饭来拿到货物。王洪岩在厂供销科坐了三天也没人理他。急得他两嘴起泡。回到旅馆后,有人提醒他:心眼别太死,如今不送礼哪能办成事。王洪岩耿直地说:“那不是歪门邪道吗?”人家说:“你要走正道,再有30天你也别想得到一公斤的料。”王洪岩的犟劲上来了,他说:“我就不信这个邪。”
王洪岩又去了那家工厂的供销科,但他不是坐那儿“傻”等,而是主动帮对方打扫卫生,接待客人,提壶续水。王洪岩又接连到这家工厂去学了三天雷锋。到第七天,他终于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把此事报告了厂领导。厂领导接见了王洪岩。一问端的,好生起敬,当即批示,优先供应这位解放军同志需要的货物。回到部队,部队领导表扬他:“灵活机动,坚持原则,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