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阅读
  • 0回复

香港,稳步迈向新纪元——代表、委员重要话题评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08
第1版(要闻)
专栏:两会纪实

  香港,稳步迈向新纪元
——代表、委员重要话题评述
本报记者连锦添傅旭
天安门广场东侧,那座巨型的倒计时钟上,红色的数字不停地跳动着。今天,距7月1日还有115天。
回归的脚步由远而近,出席“两会”的代表、委员们比以往更加关注香港问题。他们认真审议、讨论关于香港的议程,纷纷表示:在不同的岗位上支持政府做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工作。
洗雪前耻催人奋进
2月28日,江泽民主席与港澳地区政协委员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继承小平同志的遗志,坚持“一国两制”,把港澳的事情办好。委员们静静地听着,认真地记着,生怕漏掉一个字。他们说,江主席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香港同胞的心坎上。
3月1日,李鹏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讲到香港回归时,万人大厅里掌声雷动。这掌声,是殷切的期盼,也是由衷的赞赏。
从事新闻事业的张云枫委员表示:江泽民主席的讲话和李鹏总理的报告,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香港回归工作的高度重视,表达了中央政府坚持“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方针政策的决心和信心,香港同胞受到巨大鼓舞,给予高度评价。
抚今追昔,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无比豪迈。清末爱国英雄林则徐的后裔凌青委员,激动地赋诗抒怀:“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国耻家丑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
政协委员中的历史学者告诉记者:鸦片战争时,清军的大炮只有100米射程,而英国的大炮已经能打300米。近代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喋血黄沙怒海。志,非不坚也,然而,旧中国几代人流血牺牲,也没能圆一个香港回归梦。历史昭示:只有国富民强,才有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才能走出历史的悲情。陈永棋代表说,香港回归是一次反思历史的好机会,它提醒我们不能雨过忘雷。我们要抓住历史性机遇,为振兴中华更加努力拼搏!
辛勤浇开紫荆花
议大事,谈回归,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当前香港的形势。在港从事文化事业的李国强委员,向记者出示一份最新的民意调查结果:港人的政治及经济信心指标,承接去年底的升势,继续攀升。
来自香港工商界的委员告诉记者,香港的外资公司不断增加,大多数外国投资者心目中,已经没有了“九七”这个时间界限,他们在心理上已度过了“九七”。
徐展堂委员说,几年前,属下有些员工辞职移民海外,他很惋惜,失去了有用的人才,而异邦街头却多了为生计彷徨的人。现在很多人回流香港找工作。事实教育了他们,还是香港好。
周南代表告诉大家,香港人爱国爱港热情空前高涨,香港回归问题上人为的阻力和障碍正在被逐个排除,不管还可能出现什么样的干扰,都不会影响大局。
参与过基本法起草和预委会、筹委会工作的吴康民代表说,风风雨雨,我们都一一走过来了。这些年,任凭风吹浪打,中央对港方针政策始终不变。有关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坚决贯彻“依靠港人、面向港人”方针,扎根港人之中,终于使政策被越来越多港人理解、支持。
这是成功的经验。香港过渡期走过的每一步,无不体现了祖国人民的关心,倾注着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与关心,凝结着广大爱国爱港人士的参与和智慧。
去年底,香港人首次选举出自己的“当家人”——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许多亲身参与这件大事的香港地区代表、委员记忆犹新:参与推委会报名的第一天,大雨滂沱,各社团和市民代表排队领取报名表。12月11日,选举行政长官人选的那一天,400名推委无一缺席,按照自己的意志投下神圣的一票。梁钦荣委员说:“选举行政长官,是香港真正民主的开始。当时有人散布行政长官人选‘钦定’等奇谈怪论,结果,在公平、公开、公正选举的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
“魂牵午夜难成寐,枕畔推敲听晚声。”一位亲身参与筹建特区工作的委员的诗句,道出了回归路上人们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工作的情景。辛勤浇灌,紫荆花开。一年来,筹建特区的工作获得重要进展。“两会”代表、委员们对香港特区筹委会一年来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不负人民重托,工作卓有成效。从组建香港特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依法选举第一任行政长官人选,到选举产生临时立法会、委任行政会议成员等,特区政府的主体框架已搭建起来。
今日香港,经济更繁荣,社会更成熟;更主要的是,市民的心智历经磨练,变得更加风雨无惧。
港人治港写新篇
当回归之舟驶过暗礁和险滩之后,“水手”们没有忘乎所以,他们依然坚定而清醒。
人大代表中的筹委会委员说,攻坚取得成果,并不意味着筹委会的工作可以松一口气。筹委会再接再厉,将研究制定特区第一届立法会的具体产生办法,深入研究涉及香港社会各方面的重大问题……
“九七”以后,香港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多元化城市。香港与内地,制度不同,和谐共存。红花绿叶,相得益彰。展望前景,代表和委员高度评价香港回归后的作用。香港委员说,祖国宏伟的经济建设蓝图必将惠及香港。香港人不息的奋斗,一旦融入祖国现代化的征程,更多、更大的机遇必将展现在面前。内地代表说,我们需要香港这样的对外窗口和桥梁,香港的特殊作用无可替代。要善于利用自己土地上的这个基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步走向世界。
港人治港,将来香港搞得怎样,要看香港人自己。香港地区的代表、委员想得更深、更远。香港有骄人的成就,但现状也并非十全十美。环顾四周,几个近邻力争经济枢纽中心地位,你追我赶。香港经济如何持续发展,再攀新高点?制约因素如何突破?港人如何治港?
淡化近年过分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多关心民生和经济发展,这是代表、委员们共同的见解。香港是个经济城市,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发展经济这个大方向。
政协小组会上,廖自强委员大声呼吁: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提高香港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政府应改变“积极的不干预”为积极扶持,包括设立科学园,建立发展高科技所需要的“风险资本”。施祥鹏委员建议:在粤港交界处开辟工业区,吸引海外资金和人才,重振香港制造业。黄克立等委员确信,香港特区的候任班子是可以信赖的,广大港人应更加团结一致,大力支持行政长官及未来特区政府工作,做更多有建设性的事情。
香港,正抖落百年沧桑的风尘,迈向新的纪元。前方,中国第一个特别行政区的光辉前景已清晰在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