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向传统挑战 同贫困告别——记四川省南江县水田坪村党支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6
第11版(党的生活)
专栏:贫困地区基层组织建设巡礼

  向传统挑战 同贫困告别
  ——记四川省南江县水田坪村党支部
四川省南江县寨坡乡水田坪村地处大巴山腹地,在海拔1100多米的高山峡谷中,气候恶劣,土地瘠薄,是一个典型的边远高寒山村。过去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耕作方式粗放,全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村集体经济脆弱。“住的茅草房,睡的杈杈床,吃的洋芋果,烤的转转火”,是1993年前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直到1995年底前人均产粮不到308公斤,人均纯收入598元,是全县有名的贫困村。为了帮水田坪甩脱贫困帽子,南江县委将该村列为扶贫攻坚示范点。
村党支部认为水田坪村的水田旱改,不仅是在耕作制度上的一次改革,而且是一次思想观念的改革,也是一场技术上的革命。
全村30名党员、干部将自己的水田旱改,并规范化种植地膜玉米,为全村群众树立了典范;并实行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干部包1个到3个困难户,协助规划,指导技术,劳力帮助,资金协调。由村社干部组成5个帮促队,对一些认识不到位,行动迟缓的农户送技术、送种子上门“帮”。
1997年水田坪村人均占有粮食将达到1115公斤,人均纯收入1435元,年集体经济纯收入3.5万元。全村人民跨越温饱线,走上富裕之路变成了现实。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到本世纪末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这给全国党的基层组织,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党组织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怎样带领群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壮大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呢?本报将陆续介绍一批贫困地区基层党组织的先进事迹。愿这些典型能够激励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新的更加坚实的步伐。——编 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