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8阅读
  • 0回复

钱其琛在开罗举行记者招待会 阐述我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五点主张认为国际社会对和平前景不应悲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7
第3版(国际)
专栏:

钱其琛在开罗举行记者招待会
  阐述我支持中东和平进程五点主张
 认为国际社会对和平前景不应悲观
本报开罗12月25日电 本报记者朱梦魁,新华社记者王亚东、安江报道:正在埃及访问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25日在此间举行记者招待会,提出中国政府支持中东和平进程的五点主张。
钱其琛说,中国对目前中东和平进程遇到困难处于停滞状态深感关切。中国不处于中东问题的协调人的地位,也无意进行协调。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长期支持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同以色列也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愿就推动中东和平进程阐明中国的主张。他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五点主张:
(一)以联合国有关中东问题的各项决议为基础,遵循马德里和会确定的“以土地换和平”原则,将中东和谈进行下去。
(二)认真履行已达成的各项协议,避免一切有碍中东和平进程的行动。
(三)摒弃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和暴力行为,各国的安全和人民正常生活应得到充分保障。
(四)随着和平进程的发展,加强地区经济合作。中东各国之间,包括阿拉伯各国同以色列之间逐步建立相互信任,消除敌意,实现共同发展与繁荣。
(五)国际社会有责任同中东有关各方一道,为实现中东全面、公正、持久的和平作出共同努力。中国愿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
钱其琛说:“中东和平进程是实现该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唯一选择,中国将与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中东和谈取得进展。以色列现政府应信守并履行前任政府与有关各方达成的协议,以色列国内要求实现中东和平的呼声也很高涨。中国不是中东和谈调解人,主要是向有关各方阐述中国政府对中东和平进程的看法和立场,同时也了解有关各方领导人的想法和看法。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正义事业,支持中东和平进程取得进展。”
在谈到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时,钱其琛说:“阿拉伯国家在联合国、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目前,中国与所有阿拉伯国家都建立了友好合作机制。在新的世纪即将到来之际,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继续扩大友好合作领域。为维护世界以及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中阿双方在发展双边经济、贸易、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合作的余地。”
在谈到中国与埃及关系时,钱其琛说:“埃及是阿拉伯世界和中东地区的大国,在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中国与埃及在各个领域都有很好的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相互磋商配合。我对中埃双边关系感到满意。”
在谈到伊拉克和利比亚问题时,钱其琛说,中国政府反对对一个国家实行随意制裁的做法。根据联合国决议对伊拉克实行武器核查,但制裁不能是无限期的。他强调,有关各方应该通过协商讨论解决上述问题。
在谈到中国对恐怖与暴力活动的立场时,钱其琛说,中国政府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和暴力活动,不论它来自何方。
钱其琛最后说,他这次中东之行访问了四个阿拉伯国家,中华民族同阿拉伯民族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中国同阿拉伯国家长期以来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了真诚、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愿意同阿拉伯世界发展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关系。
据新华社开罗12月26日电(记者葛相文、安江)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26日在此间对中国记者发表谈话时说,尽管中东和平进程是长期和复杂的过程,但是国际社会不应对其前景持悲观态度。
钱其琛说:“目前国际上对巴以和谈持悲观论调的人比较多。我认为,人们对中东和平进程的长期性和复杂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只有坚持联合国的有关决议和‘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通过各方努力,和谈才能取得成果。”
他说,“我此次访问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埃及五国的主要目的是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做些工作。”他说:“由于以色列现政府政策上的变化,中东和平进程一直处于僵持状态,中国政府对此十分关切。”
他指出:“以色列新政府自1996年6月上台以来,采取了一些和前政府不同的政策。但是在以色列广大人民中间有一种强烈情绪,要求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以色列国内绝大多数人包括反对党都认为,和平进程是解决中东问题的唯一选择。”
他说,“从国际上看,欧洲、俄罗斯和美国都在进行各种各样的调解活动,试图推进中东和平进程。中国也需要对中东和平进程表明自己的态度。既然国际社会都一致认为中东和平进程应该继续下去,那么其前景应该是好的。然而,这并不等于说中东问题能够在短期内获得解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