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波导,奉化人的自豪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12-29
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

  波导,奉化人的自豪
本报记者李济国张雅心
在浙江宁波“服装之乡”奉化市,从市委书记到乡镇干部,从机关工作人员到社会各界人士,每每向客人津津乐道的不是罗蒙、老K等有名的制衣公司,竟是生产传呼机的波导有限公司。这在全国还鲜为人知。实地采访后,我们也颇感动,奉化同志的自豪不是偶然的。
自豪之一:波导公司1992年在奉化创建成立,是目前国内唯一幸存的自行研制、生产、销售、创自己品牌的传呼机生产兼传呼台经营的高新技术企业。短短五年,这个企业瞄准世界名牌,取得骄人成绩,资产从零发展到上亿元。1997年,波导公司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已生产和销售传呼机30万台,居国内第一位,销售收入2亿多元,利润突破4000万元,三项指标分别比1996年增长8倍、10倍、20倍。回想创业之初一无所有,如今波导公司成了奉化的“金娃娃”。
自豪之二:波导公司的创业者是有胆略、有志气、有追求、有知识的年轻人。1992年时任珠海美国协和公司电子智能研究室主任、年仅28岁的徐立华发现,美国公司出品的中文传呼机是由中国人设计的。“既然这样,我们自己为什么不生产中文传呼机呢?”1992年9月,他毅然辞去待遇优厚的职务,和同窗好友蒲杰等人寻找投资合作者。徐立华又打电话告诉在铁道部工作的同窗好友徐锡广,此时徐锡广已接到去美国攻读博士的通知。他听了徐立华的一番心曲,不禁怦然心动,先是推迟出国,然后下决心同徐立华一起干这番事业。此时,浙江大学的硕士毕业生隋波也放弃了在信托投资公司的工作,与他们走到了一起。奉化的有识之士热情地接待这些有志青年,并借给启动资金、提供合作款项和场地。
在奉化各方的大力帮助下,1992年9月,波导公司在一间仅有20平方米的民房里成立。创业的历程是艰辛的,特别是BP机作为现代无线移动通讯的高科技产品,其投资也很惊人。为节省有限的资金,在购买生产的主要部件时,徐立华、徐锡广他们凭着对电子设备市场行情的了解,机敏地周旋于国际市场之间,以低于25%的价格购进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BP机的主要设备。他们自己安装了从国外引进的电子设备,自己制作了生产流水线、测试架、万能电压表、信号发生器……节省了大批资金。
为使产品早日问世,他们吃住在民房里,整天泡在实验室,连春节都不回家,谁也没有怨言。而且短短几个月内,又有13个硕士研究生、38名大学毕业生汇集到这里。这些志同道合的高新技术开发人才,为着公司的兴旺发达,也为着民族通讯工业崛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迎来了事业的曙光。
自豪之三:波导公司拥有质量很好又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公司成立仅五个月,中国人自己研制开发生产的第一台中文BP机诞生,并于1993年5月开始投入批量生产、销售。1995年他们研制开发了第二代袖珍中文传呼机,成功地打入上海、宁波、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1996年,他们又研制开发出更先进的第三代袖珍型中文传呼机。自办寻呼台,走传呼机生产与传呼台经营配套的经营之路,是波导公司的一个创举。此举减少国产机销售的中间环节,凸现国产机的价格优势,有利于把产品销售的短期生产利润转化为长期稳定的服务利润,以“台”养“机”,以“机”促“台”,相互拉动,为发展上了“双保险”。至今波导公司已先后在上海、武汉、成都、重庆等11个大中城市开办了传呼台,年销波导机超过10万台,生产、经营利润同步增长。波导公司开拓出了一片生存发展的广阔空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