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当代文学的道德秩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2
第11版(文艺评论)
专栏:金台文论

  当代文学的道德秩序
王浩洪
自古以来,道德价值取向是我国文学乃至一切健康文学的优良传统。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引导,对人类行为的规约,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理想,约定和规范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的行为方式。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总是看它是否符合人们共同的道德理想,总是把道德价值作为一个重要的尺度。同历史价值一样,道德价值已成为评价文学的一个最基本的标准。社会和人们对文学的道德要求,使道德规范、道德秩序化为了健康文学的内在品质,文学的道德蕴涵已成为创作主体的自觉行为,成为文学的优良传统。
然而,在市场经济和物质文明勃兴的社会转型期,我们的某些文学创作出现了摒弃道德价值取向的非道德和背离道德秩序的不道德倾向,一些创作甚至违背了社会和大众基本的道德准则和共同的道德理想,几近滑到了色情文学的边缘。这些现象表明,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受到了蔑视,文学固有的道德秩序出现了严重紊乱和失范。无疑地,这是对文学优良传统的悖逆和叛离。
当代文学的道德失范,实质上是新的道德理想缺失条件下旧道德的死灰复燃。道德失范的结果是腐朽的封建道德意识(如歧视妇女、男尊女卑、一夫多妻等)急剧膨胀,腐朽的资产阶级道德意识(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占领市场。由于社会的急骤转型,过去时代的道德模式受到了很大冲击,发生了很大变化,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模式、道德理想还未臻完善。在这样的社会条件下,封建主义的、资本主义的道德观念对人的侵蚀、对文学的渗透是毫不奇怪的。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建构文学的道德秩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文学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文艺赋予作家、批评家的神圣职责。就目下的文学和社会现状而言,道德秩序的建构,一方面是要积极地坚持正面的道德建树,另一方面要坚决地对落后、腐朽的旧道德进行批判。批判是为了建设,建设离不开批判。只有通过对社会和文学中旧的道德意识的批判,文学的道德秩序才能实现确立。只有用强大的舆论力量,让那些道德倾向错误、道德原则失范的作品丧失了市场,没有了阵地,社会主义新道德才有茁壮生长的土壤。
建树当代文学的道德秩序,应该从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出发,吸收包括五四新文化道德和世界优秀的道德文明在内的精神成果,寻求和探索适合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社会的新的道德范式。在这一探索中,最重要的,是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精神、道德理想、道德传统,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不可偏离的原则,也是建立文学道德秩序的根本出发点。
目前,在我们的创作实践中,已经有一些作家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建构文学新的道德秩序进行着道德的批判和探索。他们或是揭露金钱至上、物欲崇拜观念对人的腐蚀,腐朽的道德对人的侵蚀;或者是张扬民族道德的人性光辉,表现民族优秀道德的强大生命力,表达出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纯真的道德情操、理想的道德模式的向往。探索和寻求凝结着责任,表现出作家、批评家对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希望有更多的作家、批评家为建设文学新的道德秩序,为文学向社会负起道德建设的责任作出积极的努力。这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文学自身的需要。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