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南通:群起效仿“莫文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5
第1版(要闻)
专栏:

  南通:群起效仿“莫文隋”
本报记者顾勇华龚永泉徐爱民
江苏南通,水秀山灵,民风淳朴。而今,更有这丰腴的经济文化沃土孕育的新人、新事、新风令人啧啧称道,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众人争相评说、群起效仿“莫文隋”。
  谁是“莫文隋”
1995年3月,春寒尚未退去。就读于南通工学院的女生石洪英,正在经受着也许是她一生中最残酷的打击。多病的寡母不幸去世,使她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亲人永别的悲痛,突然降临的困境,快把这位小姑娘压垮了。
就在石洪英奔丧后心事重重地回到学校的第三天,她意外收到一笔百元汇款,汇款单附言“生活补助费”,地址为南通市“工农路555号”,署名“莫文隋”。从此,“莫文隋”每月都要给她寄去100元钱,汇款单上也总有“要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等简短话语。
石洪英满怀感激之情几次踏访工农路,发现并不存在“555”号,当然也无法见到“莫文隋”其人。她通过学校广播站寻访这位雪中送炭、同时也给她送来无限希望的贤者;还试图从邮局觅得线索,都一无所获。
去年9月,“莫文隋”在帮助石洪英的同时,又给南通工学院学生处寄去1000元,并附信请学校从家住苏北的特困生中选一人,“每月发给100元,作为生活补贴”。这两件事很快被当地新闻传媒知晓,作了报道,随即引起强烈反响。就在这时候,石洪英却收到这样一封信:
石洪英同学:
支助(记者注:后来“莫文隋”告诉记者,此处用“支助”而未用“资助”并非笔误,他想的是寄钱毕竟有限,精神上的支持才是更重要的)你的方式必须改变,不然我将会暴露。今筹集捌佰元存入市建行文峰储蓄所(在文峰医院附近)。你每月自行提取100元作为生活补助费,直至你毕业。希你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之人。今后我不再和你联系。
莫文隋
1995.11.17
人们这才明白:“555”号其实就是“无无无”号。“莫文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其意显然是“但收关爱之情,不必问我是谁”。
直接受到帮助的学生急盼找到“莫文隋”,以能当面表达谢意、汇报学习情况;广大市民希望从幕后请出“莫文隋”,一睹其贤者风范。
谁是“莫文隋”?
  几多“莫文隋”
1996年10月22日,一夜细雨涤去轻尘后,阳光格外明媚。这是个喜庆的日子,南通市一年一度的文明新风先进评选揭晓了,6个集体和12位个人榜上有名,“莫文隋”荣登榜首。其他的集体奖各有代表,个人奖也名姓俱全,唯独这份给“莫文隋”的头奖如何颁发,难住了众人。
这倒不是因为“莫文隋”还没有找到,而是另有缘由。
南通当地的电台、报纸几位记者在组织报道“莫文隋”事迹的同时,开始到茫茫人群中寻找。他们从寄出汇款的邮局得知,“莫文隋”是位“男同志,60岁左右,中等个儿,说普通话,干部模样”,通常是每月中旬来汇款。但是,从给石洪英的信里可以看出,他近期是不大会到这里来了。
这时,有个机关干部提供信息说,他知道这样一位退休的教师,曾经几次到“希望工程”捐过款,也是不肯留名,“莫文隋”会不会是他?在城郊一处简陋的居所,记者们见到那位教师。他一生节俭,却托借另名资助了本市和外地多名困难学生。他对来访的记者说,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有困难大家要帮。我自己省一点资助几个学生,帮他们渡过暂时的难关,他们就能完成学业,奉献社会。可是,在弄清记者来意后,老人说自己不是“莫文隋”,他用的名字是“莫问谁”、“卫英才”。
寻访,虽是山重水复,却不断有人向社会“报道”他们自己遇到的“莫文隋”。原来,就在“莫文隋”默默帮助特困生的这段时间里,相似的情形竟悄悄地出现在南通的许多地方:
来自南通市社会福利院的消息是,前年2月,该院正要为几名残疾孤儿做手术治疗的时候,一位自称“魏群”的人寄来1200元,附言说要“为这些残疾孤儿献上一份爱心”;去年3月6日,“魏群”又寄来一张3000元的存单,还附言“不必查询,祝新春好”。有人猜想,“魏群”也许就是“为群”的意思。
南通市房产局曾收到两封感谢“吴铭”的信,全体职工看了,深为动容。一是前年5月,南通日报主办的《江海晚报》刊出报道,说一对失去双亲的姐弟身患重病,“吴铭”立即寄款相帮,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急;10月,一家杂志讲述了湖南省娄底市一名病儿的辛酸遭遇,“吴铭”又慷慨解囊。两笔钱都是从房产局所在的“南通市建设路33号”汇出的,但是局里并没有人叫“吴铭”。人们思忖,“吴铭”就是“无名”吧。
还有,一位年轻的幼儿女教师,向福利院的孩子们赠送了几千元,表示了慈母般的关爱,但什么“名字”也没留下;“仓巷居委会一老人”一直热心资助南通中学特困学生,却无人知道他姓甚名谁……
他们不是“莫文隋”,恰似“莫文隋”!
寻访,终于柳暗花明。记者们几经周折,找到了“莫文隋”——这位从每月有限的工资中省下钱来“支助”特困生的人。他们满心欢喜,以为只待采访结束,人们心仪已久的“莫文隋”将和大家见面了。
但是,“莫文隋”执意不肯走向“前台”。这位两鬓染霜的长者话语恬淡,言辞恳切:“为生活暂时困难的学生作一些帮助,我很愿意,不值得宣传”,并要求记者们一定要“保密”。这个要求使记者们未能实现预期的“寻访、报道”打算。然而,他们意外地寻访到一个又一个“莫文隋”,感动与欣慰涌上心头。
精神文明头奖怎样颁发?令人为难,但又着实让人高兴!
  涌现“莫文隋”
找到“莫文隋”,以便更好地宣传和学习,在南通曾是上上下下的一个愿望。而真正找到“莫文隋”、“莫文隋”又不改他隐姓埋名助人初衷的时候,大家蓦然觉得“找人”已经不重要了。因为隐姓埋名本是一种形式,以这种形式展示的精神才是真正要寻找的。
或许,正是没有把宣传“莫文隋”归结为对一人一事的张扬,而是重在对一种精神的弘扬,人们更觉得这个“莫文隋”是心中的榜样,学习“莫文隋”也有着广阔的空间。因为每个人在扶助他人的时候,觉得自己就是“莫文隋”,通过亲身实践丰富了“莫文隋”精神,从而始终满怀热情,乐此不疲。
于是,更多的“莫文隋”涌现出来。这些日子里,市民津津乐道广为传颂的,尽是这样一些新闻:
一对青年工程师夫妇,主动从民政部门了解到线索,拿出3000元积蓄,帮助了5个特困家庭。南通市所属通州市一个还比较贫困的村子里,有位共产党员借“王刘英”这个名字,一次捐款3800元帮困。去年10月16日,报上说南通市区还有200多位孤寡老人没有工作,又无子女,需要社会的帮助,19日的连续报道就披露,不断有市民表示愿意救助。一位叫“任友琴”(疑即“人有情”)的读者,为此托人给报纸编辑部送去赠款请为转交,来人却不肯留下姓名、地址。而不久前,也是这位“任友琴”,已经给港闸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寄了一大笔捐款。
有些帮贫济困的善举,虽然并未采用隐姓埋名的形式,但是那份殷殷深情同样感人之至。南通皇冠宾馆总经理葛秋生是市里的“十佳青年”,他了解到一些贫困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困,就马上在宾馆办起贫困生实习基地,尽量多安排他们来“勤工俭学”。南通市有斐寝具公司全体36名员工自愿捐款,购买了一批冬衣送给贫困大学生。这个公司的一位女会计因丈夫故去,家境拮据,但她执意捐款百元。她说:“当年我丈夫生病,大家热情相帮;现在大学生有难处,我决不能袖手旁观。”海安安装公司以捐资30万元救助贫困企业的特别方式,作为对公司成立10周年的庆祝;同时,该公司还有4位青年人志愿分别帮助一名贫困失学儿童读完初中……
“莫文隋”这个名字第一次被社会知晓到现在不过1年多,而从本报华东新闻版发表有关“莫文隋”的消息至今才12个月,但是,南通人现在说起“莫文隋”,已经从当初的对一位不知名姓的乐于助人者的敬佩,成为大家相互帮助、协力解忧的代名词,也成为许多单位开展帮贫济困工作借用的名义。
最早得到“莫文隋”帮助的南通工学院,现在设立“莫文隋基金”,全院教职员工,甚至包括一些临时工,在物质上、精神上向贫困生伸出了援助之手,一批贫困生由于得到了最及时的帮助,学习成绩显著进步。该院各系还成立了“莫文隋服务队”,师生们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广泛地为社会服务。而帮助石洪英的“接力棒”,也从“莫文隋”手中传到南通印染厂,这个厂尽力为她安排了工作。走上工作岗位的石洪英开朗地对记者说:“我一定努力工作,不会让资助和关心过我的人失望的。”
南通市建设精神文明办公室正在筹建的“莫文隋服务中心”,将为贫困的学生和家庭建立档案,同时接受团体或个人的捐赠,尔后在这个基础上协助建立帮困对子。
  争说“莫文隋”
位于长江口北岸的南通,历史上虽得舟楫之利,却因土陆新成、水网密布,自然灾害不断。面对这种不利的自然地理条件,南通人民在生产斗争中孕育的道德精神,更具同舟共济的特征。自身的物质追求,“麦饭盐荠柳叶茶”足矣;对他人却一向慷慨,既有“赈米捐钱满市乡”的热烈场面,又有“育婴如育自家儿”的感人细节。
但是,今天的“莫文隋”,又不是这种美德的简单复制。
前不久,我们在南通与“莫文隋”晤面,他在“拉家常”中表露心迹。他说:从50年代初进入清华大学读书到后来走上工作岗位,从来就觉得帮助他人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他的父辈就是一向乐于克己助人的。现在看到特困生的那种难处,心里很着急。除了国家、学校关心他们外,“像我这样有一定经济条件的人,理当作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又实在不想惊动任何人,更不愿使那些我给予帮助却至今还不认识的学生有不必要的压力。如此而已!”这是传统精神的发扬光大。
与此同时,“莫文隋”以及众多效仿者的所作所为,早已突破了“行善积德”的历史局限。沐浴着社会主义阳光,“莫文隋”解囊“支助”他人,并非不图任何报答,而是所图在国、在大家。他多次在汇款附言中叮嘱石洪英要成为“国家有用之人”。在南通一些工厂,在南通工学院,许多人还表达了这样一种愿望,现在,南通还在发展过程中,生活拮据的人还不少,都要国家、政府包下来不可能。大家多伸援助之手,互帮互助,也是为国分忧,安定社会,确保我们的改革、我们的建设能顺利进行。
“莫文隋”以及学习“莫文隋”的活动,始终在南通市委的关心之中。南通市委书记陈根兴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向“莫文隋”学习,多做让群众高兴的实事。他还说,领导的责任在于通过积极的、正确的引导,使精神文明之花成为全社会的财富。基于这样的认识,南通市以弘扬“莫文隋”精神为主线的精神文明建设,扎扎实实且富于成效。
一些党务工作者也由此悟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许多新道理。中国南通经济联合开发公司党组织负责人季国华的体会是,有的人看到社会的落后面,慨叹世风日下,误以为是市场经济带来的弊端。“莫文隋”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偏见。现实中的许多问题,还是根源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缺少对新情况的研究和分析,拿不出更多的使历史传统与现实精神相结合的有效办法。如何把人们的真、善、美激励出来,发扬光大,这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这些,能不能说是初步悟出了“莫文隋”事迹的真正内涵?能不能看作是对“如何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建设精神文明”的有益探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