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语言的时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5
第4版(副刊)
专栏:一周一谈

  语言的时尚
张大农
“时尚”越来越成为一个消费领域的专用术语。其实,说话也有时尚,只是人们通常不大留意。与语言的时代性相对而言,语言的时尚是更低一个层次的范畴,它更多地反映在某一特定时空里人们日常生活的“说话”当中。它不一定有多少新鲜的词汇,也没有创造出什么新的句法结构,而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气、腔调和风度,一种“形而下”的表达方式。譬如18世纪的俄国上流社会,人们崇尚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因而在俄国上层社交圈子里不但流行说法语,连讲俄语也时兴带点法语腔。又譬如30年代“洋泾浜”对上海市民语言的影响,人们以交谈中夹带几个生硬的英语单词为时髦。“你家小囡很普瑞蒂”,“我的这顶凯普相当意克思潘塞夫”之类的怪话在当时并不算笑谈。今天,一些外企中的“白领”员工也时兴在用中文交谈时夹进几个英文单词,大家好像习惯了,也见怪不怪。
这种“语言时尚”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它们仅仅局限在某个特定的经济或文化圈子里,而不波及社会大众语言,倒也并无大碍。但是,如果不规范、不健康的语言时尚侵入了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侵入以有声语言为重要乃至主要载体的电视、广播领域,其作用和影响就应引起人们注意了。
近几年,随着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改革,尤其是实行主持人的播出方式后,“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普通话似乎日渐式微。节目的形式和内容更加生动活泼、贴近群众,另一方面也增添了很大的随意性。一些节目主持人没有经过严格的正规化训练,有些由社会上的节目制作单位提供的节目里,主持人甚至大多是业余的;由于节目播出量增长很快,制作者无暇精工细作,主持人也往往临时上阵,全无腹稿,有关背景知识和材料又很贫乏,因而节目中常常充斥着空洞无物的“闲言碎语”和“小儿科”的问答,语调、节奏全无讲究,错白字连篇累牍……这类现象尤以一些地方娱乐性电台为甚。
最让人听着别扭的,是某些电台(包括一些电视台)娱乐性节目中不论主持人或所谓“嘉宾”,还是演艺界的一些被采访对象,常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操着一口港台腔。生活中原来讲着一口好好的普通话,一旦面对着摄像机或麦克风,倏地就不会像平常一样说话了。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他们自己心目中的偶像在作祟。随着演艺界的市场化,许多唱片公司在对其歌手进行“包装”、“促销”时,常常借鉴港台的一些商业技巧,不料连那说话的腔调也模仿了来,似乎不说几句“我蛮喜欢,蛮开心”之类的话就不够“职业化”。这种语言上的东施效颦其实是缺乏文化底蕴的表现:没什么家底可以示人,甚至连什么是真正的值钱货也分不清,拿来遮掩寒酸的饰物反而更加丢人。
这种事情原本不值得多说,但它在传播媒介里流行,就会有所贻害。中国文化里演讲的传统一向不发达。小孩子在学校里学的多是朗诵,即兴发言,尤其是有条理、有逻辑地用口语表述思想的训练少而又少。在一般人心目中,电台、电视台是全社会语言规范的窗口,这一点目前还没有其他任何机构的影响力可以与其相争。青少年又是电台娱乐节目最大的接受群。我们不奢求主持人在语言表述上做出经典性示范,但在传播健康、纯正,让人听着顺耳的汉语上,应该能有所作为。至少应能把关,不让那些不良的“语言时尚”在传媒中泛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