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关键是确保了投入——苏州市农业连续十一年丰收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农村经济观察

  关键是确保了投入
——苏州市农业连续十一年丰收纪事
沈石声
1996年,苏州市粮棉油又是一个丰收年。继夏熟三麦亩产首次达到300公斤、油菜亩产首次平143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后,秋熟水稻亩产也首次达到582公斤的历史最高纪录。到12月15日为止,全市已收购皮棉68.4万担,平均亩产105公斤,也超过了历史上亩产104公斤的最高纪录。
这是该市自1985年以来,连续第11年喜获丰收。
1996年粮棉油首次全面达到和突破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当家”作物水稻,1985年的亩均产量是410公斤,到1990年突破500公斤,1995年突破550公斤,1996年又比上年增长5%。360万亩晚粳稻连续6年亩产超500公斤,至今世界上还没有记载。
全市粮食年均总产量由“七五”期间的26亿公斤增长到“八五”期间的26.5亿公斤,“九五”头一年的1996年,又达到27.95亿公斤,而这一切是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条件下实现的。
不久前,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十多位领导人在苏州视察期间,了解到苏州农业的情况后高兴地说,原先很担心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看了苏州的事实后,确实放心了。
      钱花在提高抗灾能力上
和所有产业的发展规律一样:有投入,才有产出,苏州农业连年丰收的根本保证是强有力的投入。连续11年稳产高产之所以不容易,是因为农业生产是露天作业,受自然的影响显著。旧社会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吃饭。解放以后,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到七八十年代,苏州农业的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气候变得越来越异常的情况下,大体上保持了“两年增,两年减,一年平”的水平,呈“螺旋式”发展态势。
那么,从1985年开始,苏州的气候是否年年都是风调雨顺呢?恰恰相反,这11年中的天灾也是“超历史”的反常。
分析11年丰收的原因,是投入增加的结果,尤其是直接提高抗灾能力的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据统计,仅从苏州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1983年起至1996年止的13年中,全市农业投入超过了30亿元,年均达到2.3亿元。“七五”期间年均为1亿多元,90年代开始年年上升,由2亿、3亿、4亿到5亿元,1995年达到5.6亿元。1996年仍保持上年水平。其中用于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的约占一半左右。
原来“十年倒有九年荒”的阳澄淀泖地区,硬是建成了738个千亩以上的大联圩以及相应的排灌站和5800公里圩堤、2800座圩区三闸,使这近百万亩低洼灾区成了苏州的米粮仓。
与此同时,市里还年年投入上亿元资金,使全市90%的耕地成了“沟、渠、田、林、路统一规划,闸、站、桥、涵、堤全面配套,洪、涝、旱、渍、潮综合治理”的旱涝保收田,其中永久性的高标准吨粮田达到60万亩,还复垦了耕地10万亩。
高标准的水利、农田工程,构成了苏州农业连年丰收的厚实基础。进入90年代以来,苏州六年四遇不同程度的洪涝(其中一年为百年未遇),一遇六十年罕见大旱,都在工程的作用下化险为夷。去年又出现历史上少见的长期梅雨和百年来未遇的长江高潮位,全市沿江所有水闸灵活调度,30多万千瓦灌排动力投入运行,实现了安全度汛。据统计,1996年汛期水利工程直接减免经济损失23亿元,确保了连续第11年的丰收。
在如此高标准的工程面前,兴风作浪的“老天爷”也徒呼奈何。
      农耕技术上的“革命”
这还是几年前的一个真实故事,市委一位“老三届”出身的秘书打电话问市农业局长:你们材料上写每年每亩粮田花工28个,是不是前面漏掉1字?局长明确告诉他没有漏,是28个工,不是128个工。去年已减到18个工。
也难怪这位秘书,当年他插队时,一年到头做得昏天黑地,那时的稻麦年亩均用工是124个。近些年,农业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原先的种稻“三弯腰”问题,现在基本解决了。从机插秧,到人抛秧,现在发展到机抛秧,去年已达10万亩,今年将大面积推开。原先的拔稗拔草耥稻,现在全不搞了,有草只需除草剂。原先的镰刀割稻,如今可由收割机替代,1996年全市机收割达41万亩之多。原先的麦子秋播用工亩均达15个,占到麦子用工总量的1/3。现在只要两个工就种上了麦,开始是免耕麦,现在是稻田套播麦,既延长了水稻生长期,使其充分灌浆,又确保了麦子季节。
这些农业耕作技术上的改革,是苏州市、县(市)、乡(镇)、村四级农科网在实践中总结、科研中提高、应用中推广的结果,也是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方面。农业技术及农机投入占到农业总投入的30—40%。除了正式编制的国家农技员外,张家港市率先使全市450多名民办农技员全部吃上“皇粮”,把他们的工资等费用纳入乡(镇)财政,并办妥了养老保险。全市其它县(市)紧紧跟上,这笔开支每年达数千万元,这支队伍既是新农技农艺的研究探索者,又是得力推广者。
在他们的努力下,全市农作物的良种更换更是达到了空前的速度,尤其可喜的是从单纯的推广外地品种发展到自己能培育新品了:目前种植的水稻当家品种太湖粳2号是常熟农科所与太湖地区农科所共同培育的;棉花当家品种苏棉8号就是太仓市棉花原种场培育的。过去的氮、磷、钾三种肥料,如今是“三合一”的复合肥料,使用简单效率高,各县(市)都建了新型复合肥厂,农药及植保机械也均已更新换代。
屈指算来,各类新品种、新技术、新肥药及新农机等等,不下七八十种新套套,不要说“老三届”,连“老种田”都有点手足无措了。
全市科技对增产的贡献份额已由“七五”期间的30%多增加到目前的53.4%,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分别超过8个和15个百分点。
      建立和健全投入机制
苏州农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体经济唱主角,集体投入占总投入的53.1%,农户投入占24.5%,各级财政投入占22.4%。
更主要的是,苏州农业逐步建立和逐步健全了科学的投入机制。1986年,苏州市在全省首家创建了农业发展基金制度,以后逐渐完善健全,形成了两大块基金。一块是按国家财政、税收、有关专项基金等七个方面的资金筹集成农业发展基金。一块是在乡镇企业、使用农民工的国有、大集体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农户等七个方面中,按政策规定筹集成农业合作发展基金,有效地完善了投入机制,规范了以工建农制度,强化了农民自我积累意识,确保了农业稳产高产。除了水利、科技、农机化等成功的建设外,农业投入还推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到目前为止,全市3332个村基本上建立了农业综合服务站,共有农机、管水、植保等专业服务人员达5万人之多。
苏州独出心裁地建立了农业领导工程,所有市委常委、正副市长以及人大、政协中分管农业的领导共16位,每人蹲点包干1个丰产方,共3.26万亩,并郑重其事地签了合同书。不论是分管党务纪检的、政法治安的、科教文卫的、财政金融的、城建交通的、工业商业的、外贸外事的等等,都有责任关心农业,熟悉农业。上行下效,各地也建了县(市)级丰产方65个、6.83万亩,乡(镇)级丰产方268个、14.47万亩。
各级党政领导真正确立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观念,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再加上确保投入落到实处的科学机制,苏州的农业能不连年丰收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