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农产品名牌效益有多大?看——八千亩“徐庄大葱”抵上一个中型企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6
第10版(农村经济)
专栏:微型调查

  农产品名牌效益有多大?看——
八千亩“徐庄大葱”抵上一个中型企业
刘振青贾志远高峰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赵圈镇农民惊喜地尝到农产品创名牌的甜头,他们开发的“徐庄大葱”出生两岁便闯京下卫占领山西,每天以100吨的速度运向四面八方。去年发往各地的大葱就可装满三列车!为农民增加纯收入1200万元。
这个镇的徐庄村种植大葱有很长的历史,产品深受当地人喜爱。但由于多年来技术上没有进步,品位没有提高,在外没名声,始终没创出自己的牌子,一直效益不高,惨淡经营。前两年大葱贱到几分钱一斤,农民进城卖一天大葱却换不了一顿饭钱。在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中,镇党委、政府在教训中猛省:农产品不创名牌就没有高效益。为此,镇政府组织农民开始了创名牌大葱的拼搏——
大力开展科技进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大葱质量品位和产量。镇政府成立了蔬菜生产技术服务部,高薪聘请了两名蔬菜专家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区、镇技术人员全部下村包地块落实技术措施。组织农民淘汰了落后品种,选育、推广了优良品种。在种植模式上,采取科学的施肥、管理方法,改善大葱的品质。开创了葱、麦一体化种植形式,提高了土地综合效益。通过采取多种新技术,培育出的大葱白长、脆嫩,辣度适中,口味微甜,产量也成倍增长,产品品质也有了自己的特色。
有了俏女儿就要大招亲。镇政府选派两名副乡级干部组织人员专抓产品宣传和推销。他们以“徐庄大葱”作为产品的统一命名,到北京、天津、山西、河南等大中城市做广告,发放宣传资料,向批发商发产品介绍信,邀请批发商前来参观考察。“徐庄大葱”终于以质优价廉的俏模样被各路“婆婆”相中,前来“迎亲”的越来越多。为了保住名牌,镇政府教育农民像保护饭碗一样保护名牌,使掺杂使假的行为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镇政府还建设了蔬菜批发市场,对民间经纪人统一管理,凭证上岗,严禁坑害客商和农民的现象发生。
质量的提高、形象的树立,使“徐庄大葱”逐渐身价高涨,1996年开始走红四面八方。全镇8000亩大葱供不应求。一些农民还采用科学贮存方法待春节前增值销售。创出名牌就如同抱上了金娃娃,每亩大葱,除去成本,纯收入高达1500元,比过去提高了3倍多。村民们高兴地说:“俺村这8000亩‘徐庄大葱’,抵得上城里一个中型企业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