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阅读
  • 0回复

训练跟着什么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9
第8版(体育)
专栏:甲级联赛纵横

  训练跟着什么走?
本报记者薛原
1997年,中国篮球的日程表上排满了比赛。跨年度的主客场联赛一直要打到3月30日才能排定座次,第八届全运会的篮球预赛4月就鸣响开场哨,到10月全运会决赛结束,又一个主客场联赛转眼逼近。其间还有全国俱乐部锦标赛等常规赛事,国家队则又压上了一副亚洲锦标赛的担子。
面对纷至沓来的赛事,运动员们过去已习惯的训练大周期、小周期、集训、比赛和恢复,一时间找不准了感觉。甲级队的教练员担心全运会上碰到蓄势待发的乙级队,自己的队员都心有余而力不足,预赛都难免翻船的危险。
对于熟悉了赛会制节奏的运动员们来说,刚刚摸着点主客场的门道,就要应付一连串的比赛,的确心中没底。
更棘手的是教练员们同样心中没底,都摆开一副且战且看且等的架式,凭着自己的感觉摸索前行。经验无非两条,一是保证体能,二是增强针对性。由此牵扯到的训练强度、恢复手段乃至比赛行程,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比如江苏队第十一轮客场挑战山东队,由于气候原因,主队和客队都在比赛当天才匆匆赶到济南,队员们来不及休息,哪有精力投入训练。有的主力队员训练不投入,比赛时却很有精神,训练量一上,反而影响比赛状态。如何把握这个尺度,是摆在整个篮球界面前的一个问题。
几十年一贯的训练节奏和周期被打破,教练员们迫切感到了对新理论的渴求,因为自己就是在原有的训练体制下培养出的篮球运动员,现在左右也跳不出窠臼。在科学训练方面,谁比谁也高明不了多少,反映到比赛中,打来打去还是从前的路数,想求变实在不容易。
从改革的程序上看,赛制的变化最容易实现,但适应新赛制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已经形成的方法和规律,另一方面,花大力气研究新的训练体系。走出科学训练的“盲区”,是中国篮球新的前进动力。
(本报南京1月8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