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何伟——东渡归来报国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7
第4版(要闻)
专栏:中华儿女

  何伟——东渡归来报国恩
本报记者段心强
一九九二年,世界医学权威杂志——美国的《癌》上,刊登一篇震惊医学界的论文:《双极细胞特异性的特殊参照意义》。“双极细胞”的新发现被誉为世界眼科的重大科研成果之一。
这个新细胞的发现者,就是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医学博士——何伟。
这篇论文的作者,也是何伟。
何伟,原是中国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一九八七年被国家教委公派留日,先在眼科实力雄厚的九州大学攻读博士,后在以眼显微外科闻名于世的福冈大学学习。几年来,他为三千多名眼科患者成功地动了手术。
在显微镜下的反复观察中,何伟突然有一新的发现。大量的眼癌病例证明,仅有美国癌学专家发现的“花环细胞”,并不一定愈后良好,如果同时还有双极样的细胞,才有良好的愈后效果。他进行艰苦细致的临床观察,八十八个病例证实了他的结论。因此,他提出肿瘤细胞多向裂变的理论以及鉴别发展趋势的根据,并给这种细胞定名为“双极细胞”,许多专家称之为“何氏双极细胞”。从此,他成为我国同时具有美国眼科学会国际会员、日本眼科学会会员和美国白内障——屈光外科协会会员资格的眼科医生。
日本的福冈大学、九州大学希望何伟留下搞科研和教学,当地政府批准他在日本行医,美国也发出邀请,可他一一谢绝了。他对自己的导师——日本九州大学著名教授猪俣孟说:“我的母亲是中国,她几百万子女患有眼病,有一些眼病还不能治愈,我回国是为了同胞的健康。”这使猪俣孟想起何伟平日关心中国人健康和培育一流中国医生的行动:他把日本著名的医书《视网膜盆乍阻塞》译成中文,自费五百万日元出版,无偿赠送给国内眼科医生和海外华人医生;他组织并参加十六次回国义诊,为六百五十名同胞免费看病;他还先后给辽宁几个医院赠送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他除了攻克医学尖端技术外,还从事中国最常见、最难治眼病的研究,在视网膜母细胞瘤保守疗法、玻璃体切割手术、糖尿病视网膜症、未熟儿视网膜症、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出血等临床科研上,都取得优异的成果。想到这些,猪俣孟激动地说:“有志气,我喜欢热爱祖国的人。”
回到故乡,何伟用他在国外积累的资金,购置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聘请世界眼科学会主席中岛章、美国奥比斯眼科医院主任科利、日本眼显微外科学会主席大岛健司等四十多名世界眼科专家,组成顾问团,成立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沈阳眼显微外科中心——我国眼科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基地。现已请二十多名外国一流专家来中心分三批培训五百多名来自各地的眼科医生,使大家接受了国际化眼显微外科课程的训练。
在沈阳眼显微外科中心,何伟在培训医生的同时,还为人们治疗疑难病症。早熟儿视网膜患者原来只有两种命运:死亡和眼瞎。何伟给这些小患者带来福音:既免于死亡,又看到光明。广州海关一个职工早产一对儿子,四个月时两个孩子双目失明。在国内外求医,都说是不治之症。去年六月上旬,何伟成功地给十五个月的老大蔡鹏程动了手术,使他很快看到东西。白内障是多发病,全国有五百五十万患者。为了让更多的医生学会世界先进的治疗手术,何伟免费办培训班,请各医院的眼科医生参加。前年以来,何伟花费一百万元,举办了两期培训班,由他和日本白内障医学专家传授了小切口无缝合超声乳化治疗手术,来自东北三省和北京、广州的四十多名眼科医生接受了培训。
离休教师张运丰,不顾身体残疾,摇着残疾人车、拄着拐杖走访失足青年家庭,为“两劳”回归人员复工就业四处奔波。由他倡导的鞍山市离退休教师帮教团现已形成辐射全市的帮教失足青少年网络。《中华儿女》下期刊登第五十七篇《张运丰——甘献余热暖浪子》。——编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