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书厦”全姓“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11
第8版(文摘)
专栏:

  “书厦”全姓“书”
1997年将竣工开业的首都图书大厦,位于北京西单商业区“黄金地段”。
从“书厦”立项的1985年起,如何经营这块“地皮”,便成了“书厦”经营者一个不容回避的选择。
几年来,围绕这一问题,北京市新华书店成文的“草案”、“意见”就出台了三个。一个方案是,出于商业考虑和经营需要,考虑拿出相当多的营业面积,用于“多种经营”,其中包括经营“服装、百货、土特产”,“餐饮、娱乐、房地产”,以期“以副养主”;再一个方案是,即使不卖时装百货这些“抢手货”,除一、二层卖书外,将三层拿出搞图书批发,四层则租给出版社经营,如此,则可“旱涝保收”,坐收房租。但这些方案都不能从根本上缓解乃至解决读者的买书难问题,而零售图书的面积也会明显减少,“书厦”名不符实。于是有第三个方案:全部营业面积,都用于卖书、零售图书。这一方案终于在总经理鲁杰民、副总经理王宏经的坚持下“占领”了“书厦”。
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何卓新说,如此抉择,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书店职责使书店姓“书”,责无旁贷;二是书店挤店堂得了“利”却失之于“义”;三是全社会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书店是精神文明“窗口”和阵地,当然要不辱使命。
(1996年12月30日《新闻出版报》孙月沐郭晓虹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