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阅读
  • 0回复

中学生题材的上乘之作——评影片《红发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09
第12版(副刊)
专栏:影视窗

  中学生题材的上乘之作
——评影片《红发卡》
张永袆
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影片《红发卡》新近被广电部确定为1996年度第二批国产重点影片。该剧讲述的是中学生叶叶娇生惯养,在父母的呵护下,生性脆弱,几乎不堪一击……当代青少年心理素质先天不足,是人们看到却没有理解到的问题。编导发人所未发,以极其尖锐的形式将其置于人们的眼前,显然抓住了人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峻课题:即在顺境中长大的新一代中国人,如何塑造自己搏击风浪的心理品格?如何培养自身敢于面对挫折、敢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性格?叶叶所经历的痛苦思索与挣扎的历程,实际上代表着的是编导对生活的敏锐感悟和热切期望:从需要别人抚慰到能够接受现实,给别人以力量,这无疑是叶叶精神上的升华。应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人成长的描述,也是一种与民族未来息息相关的描述。未来的民族需要今天的青少年去支撑,今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也许正是站在这样的高度上来剖析问题的严重性,影片的典型感才显得那样的灼灼夺目。
叶叶快乐地准备度过自己15岁的生日,这时爸爸却因涉嫌经济案件被拘捕,周围的人害怕叶叶难以承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急中生智编织了一个美丽谎言——爸爸接到紧急通知去美国出差了。于是整个影片便围绕着美丽谎言的不断编造与不断怀疑而展开。当一连串问号——爸爸为什么总不来信?妈妈为什么总是心事重重?院里的邻居们为什么言词闪烁——萦绕在叶叶心头时,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急急忙忙地从四面八方走到了一起,排演了一幕幕虚幻幸福的喜剧。这种欢乐着别人的欢乐,虽常常引出有事与愿违的结果,然而他们挺身而出,甘愿为别人撑起一把伞,挡着日晒,挡着风雨,毕竟袒露出了人间最美丽的那一片晴空。
影片在结构上显示出娴熟之功。一是呼应。爸爸临走时给女儿留下了一只别致的红发卡作为生日礼物,可后来一直没有出现。编导忘了?没有。是为了把好戏放在后头,让叶叶在法庭上把这个发卡戴在头上,这个时机最好,准确地揭示了前后呼应的因果关系:爸爸用发卡表达的是亲情、内疚、悔恨,女儿用发卡展示的是衷肠、鼓励,是成熟的宣言!二是反差。编导一开始便把一个让人无法接受的事实推到人们面前,这与叶叶庆祝生日的氛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这一方面造成了入题的迅速,另一方面也因此而形成巨大震荡,感觉十分抓人。三是跌宕。“爸爸”从国外写信来特地为女儿叶叶点歌,叶叶的妈妈听到了,李佳同听到了,同学们听到了,按照规定的时间,莎莎也把耳机塞进了叶叶的耳朵里,以为一切都是那样按部就班,可就在这时随身听偏偏出现了故障,致使最关键的人物叶叶反而没有听到。这里有意荡开一笔,情节并未减色反而增辉不少。四是巧机。影片中的许多事都是在人物的生日中发生的,这是“巧”,然而“巧”无生机便无意味,编导深谙此中三昧。叶叶的生日爸爸被捕,李佳同的生日失去恋人,莎莎生日没有朋友,都意在透露某种平常人的失落感觉,而这种感觉一旦投射到情节的发展历程中,便会形成一种出人意料的催化作用。
在镜头语言方面也颇有现代化的意味。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并不仅仅是电影技术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电影表达的现代化,其关键就是能否适应当今观众的需要。人们的审美能力已远远超出过去的水平,随着他们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红发卡》的聪明之处就在敢于把应该省略掉的东西全部省略掉。省略了中间许多环节,没有造成歧想,语言却变得简洁明快,一泻千里。
作为《豆蔻年华》姐妹篇的《红发卡》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有两点:一是有的情节还经不起敲打。二是有的情节有喧宾夺主之憾。但这并不影响《红发卡》成为中学生题材中的上乘之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