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新思路、新战略、新产业——论云南18生物开发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3-11
第10版(经济专页)
专栏:

  新思路、新战略、新产业
——论云南18生物开发工程
吴象
1994年云南省政府作出决定,对18类具有优势的生物资源进行产业化综合开发工程,力争经过五年努力,各个项目产品销售额达到100亿元,并带动一批相关行业的发展。目前,省内已有烟草公司、五矿进出口集团公司、“施普瑞”、“香荚兰”等大企业进入,启动了一批项目并形成了一定规模,累计完成投资8亿多元,省外国外“三九”等大型企业集团、麦当劳等大跨国公司也正在开始进入,已初步形成花卉、蔬菜、生物饮料、畜产品及其深加工等四个重点产业,颇有方兴未艾之势。
1996年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我曾到云南对此作了一些调查了解,总的感觉是,一条新的思路,一种新的战略,一批新的产业,为富饶而又贫困的云南展示了一个光明灿烂的明天。
公司加农户模式的突破
18工程是充分研究了历史经验,经过反复酝酿,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战略确定的。它以开发优势生物资源为依托,但并不以资源为导向,而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用市场来引导新产业的生长。过去只从资源出发,在缺乏对市场进行深入研究的情况下搞产业,产业形成后又不注重市场的开拓,最后导致失败,这方面的教训实在太多了。
按照这一方针,18工程的生产经营基本上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而又有所突破和创新,集中表现在:
——起点高,规模大,项目多。由省政府统一制定战略方针和实施规划及资金、税收、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动员工交、外贸、科研多方面的力量,在全省范围选择项目进行开发,从根本上打破了部门、行业和地区分割的状况,改变了只依靠农业部门开发农业的格局。
——对引进现代化的龙头企业,不限于国营企业,也重视引进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谁有能力谁牵头,谁是龙头扶持谁,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产业开发机制,与国际经济网络有效接轨。
——强调建立基地,把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发展为公司加基地加农户。通过基地建设用经济手段把农民组织起来,帮助处于体制转型期的一大批农民实现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变,引导农业从自然经济加快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过渡。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18工程对项目和龙头企业的选择相当严格:要求有较大的市场容量,产品在国内外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要求同时具备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效益,凡经济效益好而不能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或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能列入;要求达到一定的产业规模,到2000年每个单项能达到5亿元以上产值;要求产业链比较长,开发一个项目能带动一片产业,从基地建设开始,实行种养、加工、销售一条龙;要求产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通过项目的实施把科技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要求企业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有开拓市场和抗击市场风险的能力。
18工程目的在于把资本技术密集型生产活动(企业)与劳动密集型生产活动(基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基地将分散的农户形成规模生产,实现规模效益,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企业与农户的关系,协调好双方的利益。过去一些开发项目出问题往往出在这里,18工程一再强调建立基地,原因也在这里。
一年多来,进入18工程各个项目的企业与农民的关系大体上有四类:一是单纯的现货买卖关系,这是商品农业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利于生产的稳定,也不利于农民长期利益的稳定;二是企业自己从乡、镇政府租地或买地建立基地,将土地承包给农民或雇佣农民生产,这样做生产管理成本过大;三是在强大行政力量的支撑下,企业与农民订立期货合同,保证农民履约,这除了烟草行业,别的项目难以通行;四是企业直接与村及农户订立期货合同。最后这种做法企业可以降低生产管理成本,农户也有了稳定的市场,应当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实践中随市场价格的波动,往往出现跳单毁约的问题。当矛盾爆发时,司法部门不大可能对千百家农户进行处理,多数地方基层政府又往往站在农民一边,甚至认为原订的合同是骗了农民,市场好时毁约是正常的。有些企业遇上一两次这种事情,对建立基地也就望而却步了。其实,保证履行契约是市场经济中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应帮助基层干部改变传统观念,理解守约是农民的长期利益之所在。要从农民的长期利益而不是眼前利益去考虑问题,否则就会失去一个历史的发展机遇。
出路在把蛋糕做大
农业产业化涉及到原料基地、加工和深加工、市场营销、资本营运诸多环节,而资本营运则是最高环节。如果筹不到必要的资金,18工程就成了无米之炊,纸上谈兵。
近两年来18工程迅速启动,发展顺利,我认为重大原因之一是资本营运得法。18工程资本营运始终遵循一条原则:通过增量盘活存量。也就是说,千方百计把蛋糕做大,蛋糕做大了,如何切、如何分的矛盾就比较容易解决了。
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之所以受到欢迎,原因就是对农村来说,公司带入了信息、资本、技术及市场组织力量这些增量;对公司来说,农村提供了土地、劳力,公司的增量与农村的存量结合起来,双方都在基本资源没有被剥夺的情况下进行合作。进入农村的城市资本寻求到新的资本市场,获得了自己的利益,而农村原有土地、劳力存量也被盘活,农民从中获得了新增的收入,双方主要的矛盾表现在合作中新增产出的分配上,而不在原有存量支配权的争夺上。从口里夺食的矛盾是尖锐、激烈的,甚至是你死我活的;共分一个饼虽然也有多少好坏的矛盾,毕竟性质不同,也缓和得多了。
过去农业开发主要依靠财政扶持,结果路子越来越窄。18工程一开始就确立了新的做法。政府的资金只用于项目启动,负责资本营运的主体是龙头企业,而不是政府。由龙头企业法人向银行贷款,承担资金使用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