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烟缸厕所水龙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14
第10版(经济生活·工交)
专栏:他山之石

  烟缸厕所水龙头
初访新加坡,我对该国的公共卫生设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
首先需要澄清一点误会:在新加坡,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禁止吸烟。据该国导游小姐风趣地介绍:“凡是头顶天、脚踩地的地方,都是政府允许吸烟的。”——当然,这种承诺并不意味着烟民们可以随地乱丢烟头。
按照新加坡的法律规定,凡在新加坡的公共场所乱丢烟头等弃物者,将被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这笔罚金相当于普通新加坡人大半个月的工资收入。
走在新加坡的国土上,随处可以见到遍布路边街旁的卫生箱。这种由不锈钢制成的圆筒形卫生箱,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层是常见的垃圾箱,上层是连体压塑的烟缸。
我粗略地估算了一下,这样结构的卫生箱在主要观光景点几乎每隔50米就有一个。它们默默地伫立在路边,随时准备收拾行人丢弃的垃圾和烟头。——可以说,在塑造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国家形象过程中,也有这些很不起眼的卫生箱的功劳呢!
能将如此高密度的卫生箱覆盖城区乃至全国,足见新加坡政府清洁市容的胆识和决心;想来这样做也有方便国外游客的考虑。
进一步的深思是,如果中国的城市街头卫生箱也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如何?可能主要障碍是如何筹集到生产这批产品的资金问题。
仅以北京城区街道卫生箱的需求量分析,其总量应不少于10万个(以每100米的间隔设置一个卫生箱计算)。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允许在这些卫生箱上标明赞助者的名称,我认为以10万个公众媒体的广告效应,会吸引一批企业来投资。
      (二)
新加坡的厕所结构,体现了清洁美观和尊重人的设计理念。
初进新加坡的厕所,我有一种“可能找错门了”的惶惑。主要原因是误会了它的两层大门设计格局。一旦走出来后,我马上明白了这样设计的好处:不至于让外人一推大门,就将厕所里面的一切尽收眼底。
国内关于厕所的讨论也颇热烈,印象中似乎还鲜见有涉及双重厕所大门的设计见解的。希望国内厕所设计中,不光关注面积和清洁的因素,也重视一下它的人文色彩。
      (三)
作为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新加坡人节约用水的意识非常强烈。
在我新加坡之行所接触过的卫生间内,几乎内部所有的水龙头开关,都是触压式的结构:即每按压开关按钮一次,水龙头出水约10秒钟。所以,我洗一次手可能先后要按钮四五次以上。
同我国相比,新加坡的水龙头是“低效”的。但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新加坡人这种“惜水如金”的节水意识和节水措施,不正值得国人借鉴吗?
我国多数地区的淡水资源也不充分,所以多少年以来总在宣传节约用水,但节水措施却没有真正落实。
我很欣赏新加坡人面对社会难题,能够不断推行具体对策的巧思和魄力!
(曾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