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阅读
  • 0回复

荧屏展伟人风采业绩扬五洲四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97-01-15
第2版(专页)
专栏:

  荧屏展伟人风采业绩扬五洲四海
杨伟光(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从元旦开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立即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从国内外产生的巨大反响看,应该说这部片子是相当成功的。这部片子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全片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形象生动地阐明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发展和主要内容。邓小平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和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政治家的胆略和理论勇气推动了中国的改革开放,开辟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部片子全面地反映邓小平的光辉业绩和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第二,全片突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展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如何坚持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坚持改革开放,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跨世纪宏伟蓝图的伟大实践。为此,全党全国人民深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将蓬勃发展、胜利前进。第三,充分调动了电视艺术再现历史的优势,全片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这部片子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鲜为人知的历史镜头和文献资料,真实再现了邓小平同志革命生涯和伟人风采,从而使邓小平同志几乎与世纪同长的人生经历历历在目;摄制组着意发掘和收集整理邓小平同志的现场录像、录音,在全片有关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的段落中,特别是在后六集涉及党的重大理论和重要实践问题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了邓小平的现场录像、录音来点题和阐述。此外,这部片子的动画特技也从过去的“单纯制作”进入了“营造历史情境”的创作高度,使得许多年深月久的档案、图表和照片,获得了再现历史和印证历史的生命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